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考试大纲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7-23
167

第八章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考核目标】
1.了解社会性、社会性发展、陌生情境技术、安全型依恋、同伴及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交往的测量方法、受欢迎型儿童、被拒绝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师幼关系、性别角色等概念。
2.理解亲子关系及其特点,依恋及其特征,主要的依恋理论,儿童依恋类型,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同伴交往的测量方法,同伴关系的类型及特征,师幼关系的特点、价值及类型。
3.掌握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影响儿童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亲子关系早期的发展
社会性 社会性发展 亲子关系及其特点 依恋及其特征主要的依恋理论 陌生情境技术
儿童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第二节 同伴关系早期的发展
同伴及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及功能 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同伴交往的测量方法 同伴关系的类型受欢迎型儿童、被拒绝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的主要特征影响儿童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
第三节师幼关系的发展
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的特点及价值师幼关系的类型 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性别角色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考核目标】
1.了解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智力、儿童自我概念、儿童自尊、儿童自我调控等概念。
2.理解儿童早期的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气质的稳定性,儿童早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儿童自我概念及其发展,儿童自尊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儿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及其发展。
3.掌握影响气质稳定的因素,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因素等。
第一节儿童早期气质、性格的发展
个性 气质 儿童早期的气质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 发动缓慢型抑制型 活泼型专注型均衡型敏捷型)气质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气质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家长教师养育管理方式与儿童气质的适应
性格儿童早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第二节儿童能力的发展
能力 儿童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智力 智力三元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智力测试
第三节儿童自我的发展
儿童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点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儿童自尊儿童自尊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儿童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及其发展
第十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考核目标】
1.了解道德、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判断、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等概念。
2.理解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掌握影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道德发展概述
道德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道德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认知的理论模型道德两难故事法
道德判断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感情的内容及其发展道德情感的形式及其发展 道德行为发展的理论 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发展 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 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发展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
第十一章 儿童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考核目标】
1.了解行为一心理一脑的交互作用、多重记忆系统等概念。
2.理解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
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兴起的学科背景
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形成与研究主题行为一心理一脑的交互作用
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领域
儿童注意与感觉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儿童知觉与记忆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早期经验对知觉系统发展的影响多重记忆系统
儿童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儿童情绪与社会认知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儿童神经发展性临床疾病的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第三节儿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理论
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特化作用
三、本课程使用教材
秦金亮主编:《儿童发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四、关于本课程命题考试的说明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内容都属于考试的内容。
2.本课程试卷的不同层次试题的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30%,理解40%,掌握30%。 3.本课程试卷的试题类型和分数比例大致为:概念题10%,填空题25%,选择题、判断题l5%,简答题30%,论述题、案例分析题20%。
4.本课程试卷的试题难易比例大致为:易、中、难分别为30%、40%、30%。
移动端访问: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