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核心考点:教学原则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9-09-19
857
随着教师资格证报名的结束,距离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的备考时间也越来越少。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同学们备考起来比较困难,为方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备考,这里小编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重点考察的教学原则知识点,以助大家顺利的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作为教师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高频考查内容,其主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八大学习内容,即科学性与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师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几乎是必考的考点,通常单选、简答、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比如说,老师在讲屈原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比如,学习垃圾分类的时候后能在生活中做到正确的垃圾分类。
3.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比如老师讲授苹果这个事物的时候,拿真的苹果给你看,属于实物直观。拿苹果的图片或者视频给你看属于模型直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苹果,属于语言直观。
4.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学记》中的体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君子之教,喻也”。
5.循序渐进教学原则(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6.巩固性教学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论语》中的体现“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学记》中的体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8.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论语》中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