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7.1德育概述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23
680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道德活动,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性或操行等。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等,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即品德构成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能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思维的水平上;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道德认识,首先表现在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上,它实际上是道德思维水平的反映。同时,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往往影响到道德认识的水平。
中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1)道德思维发展是有年龄特征的。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刚人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初三下学期处于初步揭露实质的水平,高中之后则达到了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阶段。
(2)道德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个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到高一末趋向于基本定型。这是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品德发展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塑造和转化学生品德的可能性。
2.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
中学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在中学生本身的实践、交往和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正是中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初三下半学期开始趋向于稳定。
(2)在一个真正形成良好班风的先进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准则,使班集体的道德要求变成绝大部分集体成员的行动指南,使有错误观念的学生不仅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在校内外的不良行为也逐步得到改造。可见,形成先进集体对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3)在一个没有正确舆论的班集体里,集体成员中的正确观念与理想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与准则会随年龄增长而滋长。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二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上。
1.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以道德产生的原因、道德感与认识的关系为指标,分析被调查的中学生道德感的形式,可以分三级水平:第一级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往往对于道德准则的意识是不明显的;第二级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第三级是伦理道德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理论。
2.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以集体情感的程度为指标,分析被调查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可以归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利己的情趣;第二级是重感情、讲义气,但不太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级是自觉地热爱班集体,集体荣誉感、社会义务感与责任心表现强烈。
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强,初三之后逐步趋向成熟。但是由于道德情感的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先进班集体是发展道德感社会因素的重要条件,如果教育不力,中学生很可能处于第一、二级的情感状态,这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移动端访问: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7.1德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