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3.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观点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09
693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融认知与情意为一体,使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素质教育为教学提出的第二个要求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在上述两个指导原则的指导下,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情意性。即在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中,由认知发展目标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目标共同组成。
2.过程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学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3.个性化。素质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追求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两种。
1.人文环境的开放主要表现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那种束缚与被束缚的关系,解放学生的学习等方面。
2.所谓教学的物理环境指的就是教室。教室作为教学的场所,其功能与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当中也要有所转变,要从封闭走向开放。
教室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其次,教室的空间定义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也有所改变,可以是将社会引进教室,也可以是将教室设于社会之中。这里的教室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真正地成为了一种教学环境。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学的组织形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多样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包括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学生自学等多种形式。
2.综合化
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
3.社会化
教学组织形式必须逐步地走向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来完善我们的教学。
(八)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甄别走向发展
新课程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①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③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作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具有针对性。总之,在新课程中,教学评价将由简单的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形成性评价,走向结果与过程评价的相统一。
(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对自己满意的人。
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二是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