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演练卷二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08-23
379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的考查。
【名师详解】二者区别具体表现在:(1)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只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应付眼前的升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社会。(2)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3)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4)就教育评价而言:应试教育只看“一好遮百丑”的“升学率”,直接把升学成绩作为评定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尺;素质教育则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合格”放在首位(升学成绩只是其中的一项指标),坚决反对将“升学率”与学校或教师的奖惩挂钩。(5)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施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时事政治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成长阶段的考查。
【名师详解】关注生存阶段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非常注意自己在学生、同事以及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出于这种生存忧虑,教师会把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方面。
4.【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师生关系的考查。
【名师详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5.【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学生权利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6.【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学原则的考查。
【名师详解】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而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体现,二者不可分。
7.【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考查。
【名师详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统治者本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从教师的角度理解,即教师自己应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8.【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考查。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9.【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查。
【名师详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以德治国的现实需要。
10.【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1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育法律法规的考查。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2.【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代表思想的考查。
【名师详解】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和商鞅,故C项错误。
13.【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外国文学常识的考查。
【名师详解】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译本名《小癞子》)。 14.【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文学常识的考查。
【名师详解】B项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属于解放区文学,《上海屋檐下》的作者是夏衍;C项孙犁的《荷花淀》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D项《林海雪原》的作者是曲波。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科技常识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16.【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世界科技发展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17.【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考查。
【名师详解】突火枪是宋代的管形火器,筒是用竹管做的,里面装有用石子和铁块制成的“子窠”和火药,火药点燃后,产生很强的气压,把“子窠”射出去。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火器发射的准确率。
18.【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古代文学知识的考查。
【名师详解】题中提到该诗句“描述了当时”,由此可知所描述的这位书法家与杜甫属同一个朝代,可以首先从时间上排除A项。因为杜甫是唐代人,而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皆以楷体闻名于世,张旭则是以草书著名,被誉为“草圣”。再分析题干诗句的意境是狂野豪放,加上“挥毫”“如云烟”可知形容写字的速度快,由此可以判定本题正确答案为B。
19.【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这段文字显然是在为某本书做宣传时给书写的内容提要,目的是希望你能买下这本书。
20.【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此题可用排除法。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故D项表述错误;B、C两项夸大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所以A项正确。
21.【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根据题干“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可知C选项正确。
22.【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此题的解题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解题思路是:“全社会增强资源节约意识”是“资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因此,“如果资源利用的效率充分提高了”,就可以得到“全社会增强了资源节约意识”。因此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进一步提高节约技术”和“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之间的关系,因此不能选B。“资源节约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和“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这三个并列的条件是“环境保护获得更加有力的保障”的充分条件,因此只有其中条件中的一项不能得到后件。因此不能选C项。题干中也没有提到“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之间的关系,因此不选D项。
23.【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此题的解题点是复合命题的推理。关键是掌握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及其负命题这些命题形式推理以及这些命题形式之间关系的等值转换:解题思路是:为方便起见,先用逻辑语言和符号把题干命题表示出来。我们用A表示“这些养殖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实行统一配种”,用B表示“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存贮、统一防疫、统一挤奶”,用C表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题干的推理可以表示为:A(B∧C)。A是B八C的充分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技术服务”即C,这是否定了B∧C,因此,就要否定A,即A,也就是这些示范小区和牧场园区没有实行统一配种。因此,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说明统一饲料配方、统一存贮、统一防疫之间的关系,因此,A项排除;题干中也没有单独说明统一饲料配方和统一配种之间的关系,因此B项排除。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肯定或否定后件,因 此D项也不能选。
2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修辞手法的考查。
【名师详解】C项没有采用任何修辞手法。
25.【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中文体的考查。
【名师详解】略
二、材料分析题
1.【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应对方法的考查。
【参考答案】(1)从材料中的调查数据可知,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即学校以发展学生的单方面素质或以助学生通过考试为根本教育目的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成长。究其原因,出现这种状况是由应试教育所致,应试教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这种片面的教育成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绊脚石。 (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①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
②重考试科目学习,轻非考试科目学习;
③重文化知识传授和应试技巧培养,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④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⑤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过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
⑥学生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指标有所下降。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 高认识,加强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领导;
②坚持德育为先,构建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
② 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③ 化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④ 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和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
2.【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教师角色的考查。
【参考答案】(1)该案例中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教师对学生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该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如“随手扔粉笔”、“自己也迟到”、“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这些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的行为都在对学生进行着示范。 (2)该案例给我们如下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多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三、写作题 【参考例文】
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其形成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要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越丰富,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越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从而更加敬佩他们的教师,并且学习教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我们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通过上述的举措,为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移动端访问: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演练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