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2016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常规模拟卷六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06-14
272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封建等级性,反映在教育中,官学的显著特点就是等级性。

  2.D【解析】抑郁质的学生情绪体验深刻,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着重注意保护其自尊心,不公开批评他们,经常鼓舞他们,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3.C【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专家点拨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考生在复习时要牢记各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和理论观点。

  4.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倡导者,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5.A【解析】教师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由于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可塑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

  6.D【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7.B【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随之一起变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由此可见,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专家点拨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成熟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本题的作答关键是了解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

  8.C【解析】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伯尔在1977年提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9.C【解析】“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10.A【解析】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是迁移的实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经验不仅对以后经验的获得产生影响,而且对先前获得的、已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也会产生影响。不断获得的新经验与原有经验相互作用,使之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个整合的心理结构,并不断发展,从而稳定地调节人的行为。

  11.B【解析】形式教育论者是一种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的传授的理论。而实质教育论是欧洲18—19世纪对立于形式教育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学说,它认为普通教育应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为主要任务,而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着能力的培养,能力无须加以特别训练,它是一种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

  专家点拨在备考复习时,考生需要牢记一些教育学说所提倡的理论并避免混淆。本题中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属于对立的教育学说,二者都有片面性,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人为地割裂开来。在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12.B【解析】感觉对比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本题中所说的属于继时对比。

  13.B【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

  14.C【解析】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选择某一事物为对象而忽略其他事物;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神贯注地注意某一事物时,人的意识指向范围也大大缩小。

  专家点拨涉及注意的知识点较多,主要包括注意的含义、特点、种类,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等。其中,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是重点。

  15.A【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16.B【解析】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而进行教育的方式,是由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决定的。

  17.D【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18.B【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专家点拨教师成长的阶段在考试中的考查频率较高,通常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复习时,要了解教师在这三个阶段中的不同表现。

  19.B【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20.C【解析】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和“小先生制”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实践,被人们所熟知。

  21.B【解析】努力、能力来源于内部,属于内部因素,努力不稳定且可控,能力稳定且不可控;任务难度、运气属于外部因素,不可控。

  专家点拨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如果将此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可组成归因模式。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结合表格进行理解和记忆。

  二、辨析题

  22.错误【答案要点】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势在必行。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本题中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是不全面的,它只强调了加强学生的体育和美育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此外,素质教育还强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专家点拨作答此题时,对于正误的辨析并不难。考生需要在阐述时回答清楚素质教育的内涵。

  23.正确【答案要点】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同的教材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24.错误【答案要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5.正确【答案要点】教育调查法是了解教育情况、研究教育问题的基本方法。它对于制定教育规划、检查教育质量、总结教育经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调查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在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拟出调查提纲,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看、抓和嘴的吸吮等活动来探索周围世界从而获得动作经验。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同时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另一个特征就是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这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27.【答案要点】学科中心课程就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特点是:(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做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2)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3)强调教材内部伦理精神和智力训练价值。

  专家点拨作答此题时,考生可以先简单介绍下学科中心课程论。在复习课程流派时,考生要熟知不同课程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和优缺点等。

  28.【答案要点】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29.【答案要点】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回忆序列呈现的材料时,开头和结尾的材料回忆的效果好,中间的材料回忆的效果较差。

  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与不同位置的材料受其他材料的干扰程度有关。开头部分的材料只受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即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的材料只受前面学习材料干扰,即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的材料既受倒摄抑制又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所追求的需要有层次之分,人们总是在尽力满足某种需要,一旦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基于以上假设,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从低到高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因为融人不到集体之中,有种不如别人的心理压力,得不到同学们的尊重。

  (2)马斯洛认为,个体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出现高级需要,否则会影响高级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小明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成长需要的产生和满足,因此他的成绩不断下滑。

  (3)教师应该帮助小明转变心态,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把精力放到学习知识、提高技能上。另外还要让其他同学多帮助小明,多与他接触,在班级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使小明能够尽快地融入班集体之中,营造团结上进的氛围。满足了低级需要,小明就能够开始进行自我实现的满足,进而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专家点拨本题有三个问题,在作答时,考生要列出序号,一一回答,防止“漏答”。另外,考生应紧扣问题中的要求,防止答题“跑偏”。

  31.【答案要点】学校的这种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虽然使评价更为全面,但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1)评价是一种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进程,优化教学过程,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激发教师发扬优势,克服缺点,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有极大帮助。

  (2)一方面,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与教师接触的机会较多,最有发言权。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年龄还小,认识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考虑欠妥,因此,他们对教师的各方面教学行为就难以做出合理、科学、恰当的评价。有时候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就会遭到学生的非议,被学生认定为“坏教师”,普遍不受欢迎;而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放松,和学生称兄道弟,对学生不负责任,反被说成是“好教师”,深受喜欢。

  因此,学生的评价只能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而不能完全依照学生的评价结果去评价一名教师。

  (3)学校不能盲目追求“时髦”,哗众取宠,注重形式,否则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挫伤部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4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19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