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试卷三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7-28
286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2.A【解析】题干为教育的定义。
3.C【解析】略。
4.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5.B【解析】考查智育的内涵。
6.D【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极大的魄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获得正式地位,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
7.C【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8.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远远不够。
9.A【解析】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0.C【解析】本题考查了意义记忆的概念。
11.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12.B【解析】力求成功者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和过高的任务。
13.A【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选项中,举一反三属于正迁移。
14.C【解析】ABD三项属于元认知策略。
15.A【解析】心境具有感染性。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
16.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有了科学的教育目的的指引,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才能得以正常的开展。
17.D【解析】略。
18.B【解析】略。
19.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观察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20.B【解析】略。
21.A【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它的基础是对品德认识的提高。
二、辨析题
22.错误。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
23.错误。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24.错误。组织者一般呈现在学习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25.错误。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学习理论者提出的。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实现性结合起来。
27.【答案要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8.【答案要点】(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9.【答案要点】所谓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第一,让学生“代理班主任”工作,说明于老师既信任了学生,调动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形成班级集体的核心力量。
第二,班主任培养班干部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点:(1)大胆使用。班上的主题班会、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春游、社会调整等工作都是学生锻炼的大好机会,应该让班干部自己去策划、组织和安排,使班干部在活动中不断增长才干。(2)热情支持。帮助班干部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使他们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保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班主任工作有成绩,要给予肯定、表彰;工作有困难,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工作中出了问题,要主动为他们承担责任,为他们撑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
31.【答案要点】日记内容主要反映出初中生在青春期前后的自我意识和情绪情感两个方面的心理变化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评价的发展: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自我评价更加全面,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烦恼、感受),更多关注自己内心世界。
②自我体验的发展:成人感显著增强,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独立于父母,产生反抗心理;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日记显示该学生对于自我的思考更加深入。
(2)情绪情感的特征
①两极性,如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从日记中的许多情绪描述如“欣喜若狂、垂头丧气”等可以看出。
②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从“难以启齿”和希望倾诉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
移动端访问: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试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