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市教师资格中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12-16
388
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试卷答案(2014年3月23日)启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2.C 3.A 4.B 5.D 6.B 7.D 8.C 9.D 1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桑代克12.不平衡性13. 经验 14.学习期待 15.形式训练说
16.程序性知识17.观念性18.提出假设19.好奇心20.教学目标
三、辨析题(每题4分,共20分)
21.答:正确,尊重的需要在马洛斯需要层次论中的第四层,属于缺失需要。
22.答:错误,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有积极作用。也可能有消极作用。
23.答:错误,关键期概念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中提出的。
24.答:错误,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在学校情教育过程中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问题。
25.答:正确,负强化是指个体在作出某种反应之后,消除某种厌恶的刺激或不愉快的情景,从而是同类行为在今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26.答:建构主义认为
(1)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的意义或自己的理解。
(3)个人经验不同,对信息的解释就不同
(4)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无法由他人所替代。
27.答: (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2)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3)可控制归因和不 可控制归因。
28.答:(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29 .答:(1)操作定向 (2)操作模仿 (3)操作整合 (4)操作熟练
30.答: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氛围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答: (1)内部条件 ①学生的自身需要和目标结构 ②成熟和年龄特点 ③性格和个别差异 ④学生的抱负水平 ⑤学生的焦虑程度(2)外部条件 ①家庭条件和社会舆论 ②教师的榜样作用
32.答:(1)科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对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提出“三个水平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2)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前习俗道德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其自身的厉害关系,认为道德的机制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要求。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判断是非好坏。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第二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
本阶段的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的期望和要求去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能够从社会成员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4)后习俗道德水平(20岁以上)
本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个体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个人的尊严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建立一个超越个人或集团利益的普遍原则。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