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方法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10-07
309

(二)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实用阅读——小学美文》《花》这篇文章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师:读着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见母亲站在哪里,怎样地盼呢?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站在门口,眼睛不停地望着公路的那头,仿佛在等待着儿子的出现。
师1:好一幅慈母盼儿图,你能读好它吗?(生1带着渴盼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多么希望能有儿子的车在自家门口停下来啊。
师:你读懂了这位母亲的心,来,读一读!(生2用低沉的语调朗读)
师:是啊,仿佛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位老母亲的目光里流淌的尽是对儿子无尽的牵挂,我们都来读读这句话吧,体会体会这份浓浓的思念?(生用缓慢的语速深情地朗读)
师:你觉得母亲的要求高吗?从哪看出来?
生3:我从“顺路”、“想看看你”、“聊聊天”看出母亲的要求很低,只是想顺路看看儿子而已!
师:“而已”用得真好,这就是一位平凡母亲对儿子的一点点要求,能把你的感受送到这个句子中去吗?(生把“看看你”、“和你聊聊天”读得特别柔软,尽显母亲的慈爱。)
师:极低极低的要求里隐藏着母亲极浓极浓的思念!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三)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自由练读)
生1:我从“总”体会到詹天佑经常这么激励自己。
生2:我从“第一条”、“一定”体会到修好这条铁路的重要性和詹天佑对修好这条铁路的信念。
生3:我从“不但……还会……”体会到修不好这条铁路的严重后果。
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些词含义深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促进朗读的积极性。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中闪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优秀学生的范读是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最好榜样。如我班姚思佳在市组织的交通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曾静在市组织的讲故事比赛了获得二等奖,这些学生朗读水平自然是数一数二的。我就为这些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如利用晨读时间,每天专门安排十五分钟,由这些“朗读高手”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时也请这些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全班有感情朗读的氛围更浓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当然“朗读高手”涉及的面可以广一些,除了这几个学生,班里其余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上,甚至是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此外,我还利用班队课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一来,既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更能对其他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朗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比平时更认真了,更专注了,读得也更好了。
在笔者看来,让学生学会朗读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的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用意,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文学敏感力。
移动端访问:小学语文朗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