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2个月,考幼儿教师资格证你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01-30
350
考试临近,不知道小伙伴们准备的怎么样,育德园师的小编准备了一些幼儿教师考试知识点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儿童发展有重大影响;
3.成熟机制在儿童发展中具有制约作用。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等各种环境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环境引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3.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儿童的发展方向,为儿童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三)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
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二、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1.幼儿初期(3~4岁)的心理特征
(1)行为受情绪支配,3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爱模仿;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2.幼儿中期(4~5岁)的心理特征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3.幼儿晚期(5~6岁)的心理特征
(1)好学、好问、好探究;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三、婴幼儿心理发展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化。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就典型的反映了这一趋势,幼小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是非常具体形象的。比如,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三)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局限,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也逐渐增长。
(四)从凌乱到系统化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
四、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
1.整体到局部规律
即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的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首尾规律即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的规律
婴儿最早的动作发生在头部,其次是躯干,最后是下肢。
记忆小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3.近远规律即从中央部位动作到边缘部位动作的规律
儿童这一动作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动作先从头部和躯干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手的动作。
4.大小规律
即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规律。婴儿首先出现的是身体肌肉大肌肉动作,如头部动作,以后才是灵巧的小肌肉动作,以及精准的视觉动作。如描圆圈、系鞋带、扣纽扣等。
5.无有规律
即从无意识动作到有意识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的受到心理有意识的支配。
五、幼儿知觉发展的规律
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最后:小编希望以上知识对您考取幼儿教师资格证有所帮助,虽然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的增加,教师资格证越来越难考了,但是只要努力学习,相信一定会考过得,考生们如果还想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官网上向育德园师的老师们咨询,一定会给您专业的答案的,祝考生们都有一个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