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名 报考指南 报考条件 成绩查询 资格认定 考试教材


学科资料 历年考题 考试技巧 面试教案 面试技巧 答辩/结构化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编辑: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20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A      4.A       5.D      

6.B      7.D      8.C      9.B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效果律   12.调节策略  13.司法型  14.创造性问题解决 15.教学过程

16.意义学习 17.符号      18.负迁移  19.吸引力         20.档案袋评价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错误:接受学习。

22.错误:力求成功者喜欢挑战和难度。

23.正确:符合学习迁移的定义。

24.错误:只适合测量低层次能力。

25.错误:学习风格比认知风格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答: (1)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2分)(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2分)(3)品德发展的协调性(2分)

27. 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印象(4)投射效应

28. 答: (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差异性(4)不平衡性

29. 答: (1)成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4)情绪和生理状态

30. 答: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同伴;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3个维度。

(1)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2)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信念;(3)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1)知情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2)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4)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5)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32、答:精加工策略: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是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学习策略。实质是理解记忆的策略,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的策略。精加工的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1)联想法(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已有知识:实质是语意联想。


精品课程推荐
  • 笔试 2025新手 | 笔试导学公益课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通用教师资格证笔试
    授课类型:
    网课
  • 面试 面试理论专项

    知识点分析 讲师指导 决胜面试、全程演练
    价格:
    1.00
    年级种类:
    中、小、幼
    授课类型:
    网课

登录账号,免费试听完整课程。

考题题库 更多>>

考试指导中心
咨询热线
4006-255-668
20年专业
成就教师梦想
×

微信扫码回复1
直接领课

马上与专业老师免费通话

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证电话真实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