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    ).

A、1903         B、1913           C、1914          D、1900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可以进行多向思维,即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来思考问题,这表明儿童认知水平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强化原理      B。认知失调说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说

4.教师自编测验的正确性、准确性指的是有效测验的哪一个特征?(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5.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6.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

7.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8.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9.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

A、正与负迁移   B、纵向与横向迁移  C、普通与特殊迁移  D、顺向与逆向迁移

10.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习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牢记住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________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12.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_________和调节策略。

13.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者发展心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和适应性称之为_________。  

14.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分为发现问题,_________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是由学习过程,_________和评价与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16.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_________、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1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内化三个阶段。

18.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和_________

19.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________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 过程。

20.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________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倡导程序教学并将其建立在强化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学家是布鲁纳。


22.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入权威阶段,标志着他的品德发展由他律进入自律。


23.概念学习中的变式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属性上的变化。


24.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精加工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举例说明正强化和负强化。


26.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8.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在水平相当的对抗比赛中,一方由于想赢的愿望过分强烈反而遭到失败。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30.请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B,    7、B,    8、D,    9、A,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原有认知结构

12、监视策略

13、学习准备

14、理解问题

15、教学过程

16、知识的学习

17、认同

18、准备律

19、人际关系

20、教学效能感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错。斯金纳

22、错。权威阶段还是他律阶段。

23、对。肯定实例(正例)的无关属性的变化。

24、错。组织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举例说明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和负强化都可以促进行为的增加。(1分)

正强化是指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如:父母在儿童劳动时都给予表扬,儿童劳动的次数增多。(2分)

负强化是当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如:老鼠处于受电击中,但是当按下按钮时,电击就停止,使得老鼠按按钮的次数增加。(2分)        

26.简述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焦虑症

(2)抑郁症

(3)强迫症

(4)恐怖症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6)性偏差

(7)进食障碍

(8)睡眠障碍

以上每点各1分,满分5分。

27.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问题解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问题的特征(1分);

已有的知识经验(1分);

定势(1分);

功能固着(1分);

(注:如答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等,再酌情给1分)

28. 为什么学习过后要及时复习?

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3分)

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分)

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在水平相当的对抗比赛中,一方由于想赢的愿望过分强烈反而遭到失败。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1)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中的动机和工作效率的关系(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来解释。(4分)

(2)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4分)

(3)动机强度过强,反而会对完成任务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过分想赢、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使活动效率降低。(3分)

(4)不同难度的任务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在比较困难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完成。(4分)

30、请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判断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以上每点各2分,展开论述1-3分,举例1-2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