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8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育德教育《教育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2.第一次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文件是(    ).

A.1958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1999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这是因为人的发展是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均衡性

4.童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

A.六七岁至十三四岁   B.十一二至十四五岁   C.三岁至五六岁   D.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5.第一次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的学制是(    ).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寅学制

6.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是(    ).

A.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          B.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C.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7.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可以说是最早的(    ).

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8.《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则说:“马上去实行。”这反映了孔子提出的哪个教学原则(    ).

A.教学相长原则       B.预时孙摩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

9.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         C.陶冶教育        D.品德评价

10.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多协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听取每个学生的意见,这属于哪条基本原则(    ).

A.平行性原则    B.民主与自主的原则    C.规范与创新结合的原则    D.目标原则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孔子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反映了他的___________道德修养方法。

1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_____。

13.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14.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是维果茨基­­­______________理论的教学实践者。

15.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_______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

16.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_______________、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7.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

18.按课程的存在形式及地位作用的不同,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__________。

19.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__________、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20.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___________、讲演四种形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22.教育制度就是学制。


23.隐性课程就是看不见的学校非制度文化。


24.新课改后,教师就不用作传授者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简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6.简述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28.简述班集体的构成要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结合实际,试论述你是如何理解“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这一规律的。




30.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的,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启示意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  2.B 3.B  4.D  5.B 6.C   7.D  8.C 9.A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自省自克  12.教育学   13.人的素质现代化  14.最近发展区  15.拉萨尔

16.导向  17.苏格拉底  18.隐性课程  19.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20.讲读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错误】答: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人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同样的环境,有的人卓有成效,有的人平平庸庸。

22.【错误】答:教育制度有广狭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即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错误】答:隐性课程一般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学校的人际关系等几个主要部分。

24.【错误】答:新课改后,教师角色多样化,要做好诊断者、传授者、指导者、评价者、管理者、研究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答: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此外,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师特点等因素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6.答:从儿童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是儿童本位、经验本位;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27.答:教师的讲授应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28.答: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机构;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心理氛围。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 答:(1)德育是道德内化为品德,又把品德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2)教育是外因,思想斗争史内因。(3)坚持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30.答:(1)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收到各种教育培养。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观念。(2)终身教育意味着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阻隔。(3)启示我们:形成了对教育的全新认识和理解;加强学校与社区、职业界的结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