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三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9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 )。
A.多样性、主动性及独立性原则
B.客观性、矛盾性及开放性原则
C.客观性、目的性及矛盾性原则
D.客观性、矛盾性及发展性原则
2.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基础是( )。
A.儿童的本能
B.儿童的生理成熟
C.条件反射的出现
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
3.“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 )。
A.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B.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D.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4.儿童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发生在( )个月左右。
A.5
B.6
C.7
D.12
5.“提笔忘字”属于( )。
A.不完全遗忘
B.完全遗忘
C.临时性遗忘
D.永久性遗忘
6.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是( )。
A.1岁半左右
B.2岁左右
C.2岁半左右
D.3岁左右
8.儿童的理解主要是( )。
A.直接理解
B.间接理解
C.表面理解
D.客观性理解
9.儿童最早出现的空间维度形容词是( )。
A.粗细
B.高低
C.长短
D.大小
10.儿童道德感已有一定的稳定性是在(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初期
11.成人按照预定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这就是( )。
A,意志
B.情感
C.自我意识
D.性格
12.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 )。
A.信念
B.需要
C.兴趣
D.内部动机
13.性别角色的发展前提是( )。
A.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
B.社会对不同性别的社会期望
C.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
D.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
14.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性别角色的发展
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5.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来自( )。
A.父母
B.同龄伙伴
C.成人
D.电视等媒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6.( )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A.相容性
B.界限性
C.转换性
D.相互性
17.“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 )的基本内容。
A.生活方面
B.动作方面
C.关注环境
D.待人接物
18.( )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
A.示范法
B.观察法
C.范例法
D.演示法
19.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B.语言法
C.讨论法
D.移情法
20.“上梁不正下梁歪”这句古话告诫家长育儿应遵循( )的守则。
A.尊重儿童
B.做好榜样
C.规矩明确
D.适当回避
21.幼儿一般从( )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22.20世纪70年代,世界学前教育目标是( )。
A.着重智力开发
B.强调培养创造力
C.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蓝折历程
D.重视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2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该目标属于幼儿全面发展的( )。
A.德育目标
B.智育目标
C.美育目标
D.体育目标
24.( )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A.裴斯泰洛齐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25.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是( )。
A.行走的敏感期
B.手的敏感期
C.语言敏感期
D.细节敏感期
26.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制度现代化
C.教育结构现代化
D.教育内容现代化
27.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物资
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活动的场所
28.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
A.工业社会
B.工业社会初期
C.现代社会
D.现代社会初期
29.人口对教育( )的影响表现为:接受各层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的变化而调整。
A.横向结构
B.水平结构
C.垂直结构
D.纵向结构
30.认为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这种作用模式是( )。
A.维持
B.诱导
C.促进
D.保持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如何保护与培养听力?


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4.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


5.简述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


三、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谈谈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2.什么是结构游戏?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的注意事项。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幼儿常常看见小碗小勺,就想拿来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就要玩开汽车;看见书包,又想去当小学生。幼儿绘画常常画了“小人”,又画“螃蟹”;画了“汽车”,又画“海军”。
这些说明了什么?请根据幼儿想象的特点来分析其原因。


2.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幼儿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保育员体罚,脸上和身上都有明显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李先生的孙子今年3岁,名叫小浩(化名),3月4日进入湘潭某幼儿园,这是当地一家十分有名的民办幼儿园,收费比一般幼儿园高,被人们称为“贵族幼儿园”。李先生在信中写道:“小浩入园的头两周,虽有些不适应,尚未感觉有太大变化。
第三周起,我们逐渐发现孙子回家后时而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幼儿园就恐惧万分,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并且大小便失禁。4月9日,我们去幼儿园看孩子,发现孩子两边脸颊各紫了一大块……4月12日,我们到幼儿园接孩子,小浩脸上伤痕依旧。恰此时孩子要小便,我帮他脱下裤子,竟然发现大腿两边各有青、紫几处,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其中有一处深深的、特别显眼的指甲印……校长张某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查夜时,晚上10点半发现小浩一个人坐在床边的痰盂上,很可怜的样子。原来是保育员怕他半夜解手解在床上,所以让他坐痰盂直到解出来为止,还是校长给孩子穿好裤子抱上床的。该园幼儿正常休息时间是8点,可10点多还让孩子坐痰盂,不知道这些‘园丁’良心何在?”
请你结合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共30分)
1.请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份以“夏天”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有:(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矛盾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6)一般与个别结合原则。
2.B【解析】生理的成熟是新生儿心理发展的基础。
3.C【解析】“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4.C【解析】积极主动的触觉探索是在婴儿7个月左右发生的。
5.C【解析】略。
6.A【解析】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主要因为:幼儿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内容零散,不成系统。
7.B【解析】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8.A【解析】儿童的理解主要是直接理解,即与知觉过程融合在一起,以后逐渐出现间接理解,通过一系列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进行。
9.D【解析】研究表明,儿童最先能辨别大小。
10.B【解析】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如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评价自己乖不乖。进入幼儿园以后,特别是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孩子逐渐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道德感也逐步发展起来。小班孩子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如知道打人、咬人是不好的;中班孩子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如中班孩子的告状行为就是对别人行为方面的评价,它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幼儿在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表示出愤怒或谴责的同时,还对弱者表现出同情,并表现出相应的安慰行为。
11.A【解析】略。
12.B【解析】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13.C【解析】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是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14.D【解析】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5.A【解析】家庭是幼儿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来自父母。
16.A【解析】相容性是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17.C【解析】独立自主性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以及学习的自主性。其中,关注环境的内容包括:浇花、除草、饲养小动物等。
18.A【解析】示范法是直观教学方法之一,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或教学表演,为儿童提供具体模仿的范例。
19.A【解析】角色扮演法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社会行为的有力手段。
20.B【解析】“上梁”可理解为长辈,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长辈做了坏事孩子会模仿着做,由此看出这句古话告诫家长育儿应遵循做好榜样的守则。
21.B【解析】幼儿一般从4个月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22.B【解析】从世界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经历了60年代着重智力开发,70年代强调培养创造力以及80年代重视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的曲折历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把儿童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
23.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幼儿德育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
24.B【解析】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
25.A【解析】行走的敏感期是在幼儿的发展中最容易观察到的一个敏感期。
26.A【解析】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27.B【解析】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
28.A【解析】学前教育的目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经历了如下变化:①工业社会初期,主要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②工业社会,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③现代社会初期,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④现代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儿童身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29.D【解析】人口对教育纵向结构的影响表现为接受各层次教育的学生人数要随着人口的变化而调整。
30.C【解析】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第二种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如果没有后天经验,儿童也可以向前发展。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简答题
1.(1)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
(2)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渐趋稳定。
(3)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
2.(1)避免噪音污染。现代社会,城市噪音是一种公害,对婴幼儿听力以至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噪音甚至干扰儿童智力的发展。家庭的噪音主要来源之一是家用电器。噪音的危害与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为了保护婴幼儿,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应选择噪音小的;使用家用电器和能发响的器具时,要控制其音量和使用时间。高声说话、喧哗声、争吵声、斥责声,也都会构成噪音污染。家庭和幼儿园应当尽量避免噪音污染。
(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音乐属于乐音,听起来使人感到悦耳。音乐环境对于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听力,大有好处。
(3)通过学习语言发展听觉。学习语言的过程,是发展听觉的重要过程。语言的变化、语词声调的不同、语言表达时语气的多样化等等,都是促进儿童听觉发展的条件。
(4)及时发现孩子听力方面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安排,以免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应该特别注意那些所谓的“半聋”或“半听见”的孩子,他们听力上有缺陷,但是能够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和动作,或根据眼前的情景,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因而听力问题往往被忽略。教师可以通过听力检查,了解儿童听力的状况。对于听力较差的孩子,除了增加训练外,应创造条件加以保护。
3.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称为情绪动因。幼儿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3~4岁的幼儿,情绪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阶段过渡。在中、大班幼儿中,社会性需要的作用越来越大。幼儿非常希望被人注意,为人重视、关爱,要求与别人交往。
(3)表情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4.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却是一个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发展的特征表现在:
(1)顺序性。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儿童发展的顺序性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2)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13岁~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3)阶段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个别差异性。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在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
5.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下:(1)细心观察;(2)满足兴趣;(3)动手多练;(4)游戏学习;(5)鼓励成功;(6)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7)巧用提示;(8)公平适度;(9)做轻松的父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论述题
1.(1)学习学前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①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学前教育的对象是处于学前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活动是非常有趣而且独特的。比如,为什么儿童会认为帮妈妈洗碗时打破十个碗的孩子不好,而偷吃东西打破一个碗的孩子是好孩子?类似这样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都可以有所了解。
②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与成人是不一样的。3~4岁的孩子与5~6岁的孩子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学前心理学会让我们明白,儿童有许多可爱的特点,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
③掌握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学前教育工作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为基础的。例如,3岁左右的儿童还不太会和别人一起玩,因此,不能要求过高,而应着重于引导和培养。学习学前心理学,还有助予我们更好地对儿童因材施教。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了解儿童的这一特点,能够使我们真正从每个儿童的特点出发,与儿童进行积极而有效的交往,引导他们良好的发展。
④学习学前心理学,有助于为儿童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儿童的心理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而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理解与认识儿童生活和游戏的环境的意义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我们会重视并能够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能使其很好发展的环境。
(2)学习学前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①学前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②学前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③学前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2.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能够发展儿童的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力,磨炼儿童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品质。指导结构游戏时教师应注意:
(1)逐步投入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在对材料的选用上,不是选择所有的材料,而是应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筛选,尽量选用对儿童发展有利的材料和道具。
(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儿童只有掌握一定的建造知识和技能,才能独立地进行结构游戏,幼儿园各年龄班应学会对应的结构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结构游戏中起到导航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教师也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做到不强迫,让儿童有真正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儿童进行尝试,激励儿童不怕失败。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尊重儿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建构、探索,允许儿童出错,给予儿童充分发展的机会。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的态度。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在儿童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孩子把东西弄乱,但是要教育儿童爱惜玩具材料以及他人建造的成果。

四、材料分析题
1.这些说明幼儿会受一定的刺激影响,不由自主地进行想象。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图,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材料中幼儿这些表现主要归因于幼儿无意想象的如下特点:
(1)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幼儿想象的产生,常是由外界刺激物直接引起的,想象活动不能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如,幼儿看见小碗小勺,就想喂娃娃吃饭;看见小汽车,又想玩开汽车。孩子越小,想象的目的越不明确,也就越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幼儿初期的孩子,想象不能按一定的目的坚持下去。很容易从一个主题转换到另一个主题。这主要是由幼儿初期孩子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决定的。如:在画画时,一会儿画小人,看到别人画汽车,他又去画汽车。想象主题极不稳定,易受干扰而变化。
(3)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幼儿在想象过程中常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性和情绪性。情绪高涨时,幼儿想象就活跃,不断出现新的想象结果。在幼儿园,老师亲了一下孩子,那么他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头脑中浮现出老师喜欢他的情景。
2.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提到要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避灾难而说谎,这势必影响到幼儿身心的正常发展。
体罚是指教师的行为造成幼儿身体损害的一种行为。教师体罚幼儿,无论从良心、道德还是法律上来讲,都是不允许的。教师故意造成幼儿伤害的,应依照法律承担相应的责任。案例中幼儿园保育员的做法是明显的体罚行为,对幼儿造成了严重伤害,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惩罚事件不仅对儿童的身体有伤害,更伤害了他们的心理,家长有通过法律讨回公道的权利。从理论上说,学校如果办得完美,自然就用不到惩罚;因为学校不容易办得完美,惩罚也就难以避免。惩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儿童明了规则的意义;使儿童了解规则是应该共同遵守的纪律;惩罚不得伤害儿童身体;惩罚不得侮辱儿童的人格;惩罚不得妨害儿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须尽力顾全名誉;须鼓励儿童勇于改过,引起他们的自爱。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