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四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9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 )。


A.冯特


B.巴甫洛夫


C.艾宾浩斯


D.弗洛伊德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3.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


A.关键期


B.守恒期


C.转折期


D.过渡期


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6.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


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A.有直接影响


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


D.有一定影响


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9.“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顺序性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 )。


A.读、写、画


B.读、算、画


C.读、写、算


D.画、写、算


1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12.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性


1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


D.成就测验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15.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17.(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


1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御、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礼、乐、射、辞、书、数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1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媒体


D.教学过程


20.教师( )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


B.思维


C.想像


D.观察


21.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


2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布鲁纳


B.加涅


C.罗森塔尔


D.波斯纳


23.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


A.课余活动


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


D.文娱活动


24.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25.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加涅


B.布卢姆


C.波斯纳


D.罗森塔尔


26.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2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疏导


B.导向性


C.因材施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8.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这是为学生提供( )。


A.比较


B.变式


C.正例


D.反例


29.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思想


30.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A.1878年


B.1887年


C.1897年


D.1898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学习有哪几种策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什么?



4.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5.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亮亮,男,9岁,聪明,兴趣广泛。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并完成作业。课后爱看小说、摄像、踢足球,对功课关注不多,每期期末考试前几天才抓紧时间复习,所以考试成绩总是不好,他十分苦恼。


问题: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亮亮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近几年在美国发生了哪些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师:看看这幢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幢楼有110层,曾经是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经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曾经站在这幢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生1:会很害怕。


生2:会腿发软。


生3:那么高,我会觉得要掉下去一样。


师:你平常站在我们教学楼3楼或4楼走廊往下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的教学楼矮,世贸大厦高。


出示课题:高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高矮的知识)


师:你们平时见过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出许多例子。


教师放音乐,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


问题:请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分析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哪些教学方法?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


2.D【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优良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3.A【解析】题干是对关键期的解释。


4.A【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施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D【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6.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7.A【解析】教师不同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8.A【解析】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叫正强化。


9.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若人为地打破这个顺序,就会适得其反。


10.C【解析】“三基”是指读、写、算。


11.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问题。


12.A【解析】第斯多惠认为好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受和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3.A【解析】智力测验是认知测验的一类。


14.A【解析】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5.B【解析】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


16.B【解析】略。


17.B【解析】题干是过度焦虑的儿童的表现。


18.A【解析】西周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9.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0.B【解析】教师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21.D【解析】题干是对标准参照评价的解释。


22.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23.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4.B【解析】赫尔巴特从心理学“统觉”原理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25.C【解析】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26.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7.A【解析】通过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8.D【解析】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29.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30.A【解析】1878年张焕纶在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小班,这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简答题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 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针对陈述性知 识有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 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 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2.(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 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 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 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 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1)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2)角色互换,形成互相理解的心理氛围;(3)避免滥用惩罚;(4)适当调整任课教师。


三、材料分析题


1.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亮亮违背了遗忘规律,表现在只是上课时认真听讲,考试前临阵磨 枪,而平时没有有效地复习,使知识牢固化。对策:要运用遗忘规律,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复习。(1)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②正确分 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③复习方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复习是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⑤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2)适当的超额学习。最好的超额学习量是50%。(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2.【答案要点】(1)该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以教师讲解、引导为主;②谈话法: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遵循的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用事例、实物讲解;②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③科学性与思考性结合的原则:用“9?11”事件教育学生热爱和平;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联系教学楼,在教室里找证据等生活实际来学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四、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


撰写教学设计注意点


一个教学设计包含的要素


标题、课题(诗意、整齐、有个性特征);教材分析(要点、特点、作用,分析要有个性);设计理念(结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具体化);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设计意图。


叙写教学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整理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临摹、扩展


技能: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


迁移——联系、转换、运用、举一反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接弃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


教学过程的安排


1.开课:简洁有趣,整合鲜明。


2.思路:板块结构,主线分明。


3.过程:重点凸显,过程展开。


难点化解,深入浅出。


4.媒体:适时适量,真正辅助。


教学过程撰写注意点


板块安排,写详细,写具体,策略丰富,重点凸显。


1.尽量写好“过渡语”(导语)。


2.注意行为动词。


3.科学使用教学语言。


4.列出重点句子、段落的过程。


5.切莫写上“师生对话”(师:……生:……)。


6.合理预设学生语言。


7.设计意图少而精。


8.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