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对同一问题所提的意见越新奇独特,则其思维的( )越高。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结构性
2。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 )。
A.课外活动
B.班主任活动
C.教学活动
D.实践活动
3.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 ),二是寻求发展。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克服障碍
D.学会调适
4.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
A.儿童主体的活动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C.家庭和社会教育
D.社会环境
5.( )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A.积极
B.消极
C.对抗
D.放任
6.实施小学生德育的出发点是( )。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目标
D.德育途径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8.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社会生产力
B.人口数量
C.科学技术
D.自然环境
9.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 )的特点。
A.知识掌握
B.能力培养
C.品德养成
D.身心发展
10.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精神自我
11.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A.接受性
B.间接性
C.方向性
D.连续性
12.在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语言
13.“明人伦”是我国( )社会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
B.现代
C.古代
D.民国时期
14.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的是( )。
A.杜威
B.桑代克
C.泰勒
D.赖斯
15.童年期是生理发展( )的时期。
A.相对稳定与不平衡
B.变化与不平衡
C.相对稳定与平衡
D.变化与平衡
16.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A.动作记忆
B.思维记忆
C.理解记忆
D.形象记忆
17.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之为(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培养目标
D.教学目标
18.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班杜拉称这种现象为( )。
A.自我强化
B.替代强化
C.内部强化
D.负强化
19.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获得
B.转化
C.同化
D.评价
20.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是( )。
A.自我认知
B.社会性认知
C.社会性交往
D.认知方式
21.教学认识的主体是( )。
A.教师
B.教学内容
C.学生
D.教材
22.衡量一个人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认识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23.皮亚杰认为儿童自律道德的形成是在( )。
A.五六岁以前
B.六七岁以前
C.十岁以后
D.十一二岁以前
2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与( )的关系。
A.学习过程
B.记忆方法
C.记忆材料
D.时间
25.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德育方法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内容上
D.德育原则上
26.人身心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活动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7.测验项目对所测量的属性或品质的鉴别能力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8.有时为了便于理解知识,学习者也会利用表格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复述策略
D.组织策略
29.现代教育的特征是( )。
A.生产知识教育
B.科技教育
C.人文教育
D.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30.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是( )的学制改革内容。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2.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先进生有何心理特点?应采取的教育措施有哪些?
4.简述课程计划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5.为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都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的可靠性,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景,下面是这一情景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名女生,3名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他们唱得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
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老师:(留给学生思考计算和交流答案的时间,直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得出结果,随后提问。)你们怎么知道是4人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的对不对?我们一块来比一下(让1名男生和1名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名女生)。
问题:请分析下面教学案例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新生开学时都没有编快慢班,但经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第二学期编了快慢班。
问题:你对该中学的做法有何看法?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材料一:
长 城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wān)蜒(yán)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jiā)峪(yù)关,全长有六千多千米。称之为万里长城,真是名副其实。
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千米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 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duǒ)子,垛上有方形的嘹(liào)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 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tún)兵的堡垒(lěi)。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一吨多重。那时候没有火车、 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dǒu)峭(qiào)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huì),才凝结成这气 魄雄伟的万里长城。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奇迹。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由创造性的主要特征可知C正确。
2.C【解析】教学活动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D【解析】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
4.A【解析】儿童的发展,是作为一个生物和社会个体的儿童运用自我调节机制的活动结果,也就是说,儿童主体的活动是儿童发展的源泉。
5.A【解析】题干是积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
6.C【解析】德育目标既是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它贯穿于小学德育活动的始终,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7.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8.A【解析】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9.D【解析】课程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去影响学生,就必须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10.A【解析】社会自我是介于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之间的第二层次。
11.B【解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其学习的根本特点是间接性。
12.C【解析】表象在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3.C【解析】《孟子?滕文公上》说:“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14.B【解桥】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15.C【解析】人的一生中有两次快速生长期,一是婴儿期,二是少年期,其他时期都相对平稳,童年期也相对稳定与平衡。
16.D【解析】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思维还不够深刻,所以他们的记忆以形象记忆为主。
17.C【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18.B【解析】题干是对替代强化的解释。
19.D【解析】布鲁纳将学习分为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其中评价是第三个层次。
20.B【解析】题干是对社会性认知的解释。
21.C【解析】教学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
22.D【解析】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重要外部表现,反映了一个人的认识与修养水平。
23.C【解析】皮亚杰认为十岁以后,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即进入自律道德阶段。
24.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规律中的遗忘规律。
25.C【解析】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细化。
26.D【解析】人身心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27.C【解析】题干是对区分度的解释。
28.D【解析】利用表格是为了理清关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是一种组织策略。
29.B【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现代教育的特征是科技教育。
30.D【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是英国的学制改革内容。
二、简答题
1.(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最后,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先进生的心理特点是: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应采取的教育措施:(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4.(1)保证实现教育目的与任务,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2)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 性;(3)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加强基础和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知识体系相对完整,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4)统一性与灵活性、稳定与变革 相结合。
5.(1)倾听——是专注而主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2)鼓励——在会谈中,辅导教师可以向对方提供鼓励信息;(3)询问——多提开放式问题,还要 问看法与感受;(4)反映——辅导教师将受辅导学生表达出的思想、观念或流露出的情绪,加以综合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以协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 己。
三、材料分析题
1.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主要是用讲授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知识使学生理解。
(2)谈话法: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己获得知识。
(3)直观性原则:直接将学习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感性经验。
(4)启发性原则:教师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让学生成对回到座位,用实际生活事例使学生学习。
(6)量力性原则: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奖励活动感兴趣这一实际,用简单的人物数字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教学。
2.分快慢班的做法违背教育公平原则。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快班,侵犯了部分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慢班的学生可能会因为遭到不平等对 待而自暴自弃,快班的部分学生照样会因为找不到原有的优势而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人的素质是复杂而多元的,仅仅凭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据此来安排教学 内容和教学进度,根本不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真正精神,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也不会因此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以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代价分 快慢班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