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8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⒈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⒉美国的家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称为(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⒊教育对政治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⒋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实教

C 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⒌ 我国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是(    ).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⒍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是(    ).

A六艺                B三科    

C七艺                 D四学.

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    ).

A校长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⒏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教育家是(    ).

A杰克逊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杜威.

⒐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    ).

A唐朝末期             B.明朝末期

C宋朝末期.             D清朝末期

⒑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的(    ).

A 教学工作             B德育工作.    

C学生工作              D团队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_________

13.教育是_________ 的特殊社会活动。

14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进行要注意_________

15.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_________

16.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自觉性、独立性和_________

17.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学习_________为主。

18.揭示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教育家是_________

1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_______的活动。

2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_________的过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 “双基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2.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教育现代化。


 

23.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不受法律保护。


24.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评比和操行评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6.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7.简述当前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28.教师应如何备好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结合实际试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0.结合实际试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 D     4. B   5. B    6. C     7. D    8. A     9.D    10.B

二.填空题

11.教育学

12.基础性13.培养人14.循序渐进15.强制性16.创造性17.间接经验18.赫尔巴特19.品德20.活动和交往

三.

21.正确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22.正确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在更高水平上的体现,是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

23.错误    在法律的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而且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24.正确    品德评价法是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它是对学生已有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会否定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一定的调节、约束作用。

25.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推动经济的知识化

26.包括,学科专业修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具备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    教育专业素养: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

27.选择化和个性化    平衡性    综合化    管理上的多极化

28.教师备课做好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    写好三种计划: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单元(或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29.学校教育再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3)基础教育处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举例说明

3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科学的世界观形成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其次,,学习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其次,学生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注意防治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防治强调脱离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