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模拟试题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⒈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中庸 D大学
⒉美国的家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称为(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实践起源论.
⒊教育对政治发展起( ).
A决定作用. B加速作用.
C延缓作用 D加速或延缓作用.
⒋根据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实教
C 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⒌ 我国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是( ).
A1993 B1994
C1995 D.1996
⒍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是( ).
A六艺 B三科
C七艺 D四学.
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 ).
A校长 B家长.
C学生 D教师.
⒏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教育家是( ).
A杰克逊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杜威.
⒐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是在 ( ).
A唐朝末期 B.明朝末期
C宋朝末期. D清朝末期
⒑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的( ).
A 教学工作 B德育工作.
C学生工作 D团队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_________。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_________。
13.教育是_________ 的特殊社会活动。
14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进行要注意_________。
15.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_________。
16.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自觉性、独立性和_________。
17.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学习_________为主。
18.揭示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的教育家是_________。
19.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_________的活动。
2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_________的过程。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 “双基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22.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教育现代化。
23.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不受法律保护。
24.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评比和操行评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6.简述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27.简述当前课程改革的一般趋势。
28.教师应如何备好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结合实际试论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0.结合实际试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 D 4. B 5. B 6. C 7. D 8. A 9.D 10.B
二.填空题
11.教育学
12.基础性13.培养人14.循序渐进15.强制性16.创造性17.间接经验18.赫尔巴特19.品德20.活动和交往
三.
21.正确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的基本任务。
22.正确 教育现代化是现代教育的特征在更高水平上的体现,是教育的整体性转型,是教育获得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
23.错误 在法律的角度说,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他们不仅享有一般公民的权利,而且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
24.正确 品德评价法是品德发展的一种强化手段,它是对学生已有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会否定的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分清是非,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一定的调节、约束作用。
25.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教育改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推动经济的知识化
26.包括,学科专业修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科知识结构体系以及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具备广播的文化基础知识 教育专业素养:必备的教育学科知识 先进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研究能力
27.选择化和个性化 平衡性 综合化 管理上的多极化
28.教师备课做好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设计教学 写好三种计划:1)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单元(或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教案)
29.学校教育再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3)基础教育处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举例说明
3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科学的世界观形成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其次,,学习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其次,学生品德的提高和发展又为他们积极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注意防治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防治强调脱离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