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小学教育学考前模拟试题一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02-1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 )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 )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来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受制予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15.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16.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工学

  D.洋务学堂

  18.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19.能较全面地反映被评价者品德情况,且应用较广的品德评价法是( )

  A.加减评分法

  B.操行评语法

  C.评等评分评语综合测评法

  D.模糊综合测评法

  20.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苏格拉底的教学法包括( )

  A.下定义

  B.思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22.学生文化的特征包括( )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E.整合性

  23.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24.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学生的学习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E.社会的价值取向

  25.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6.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________性、免费性、________性。

  27.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________个高峰期。

  28.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________的;二是________的;三是动作技能的。

  29.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________,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

  30.教学是学校的________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________。

  31.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________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标准和教材。

  32.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________,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所决定的。

  33.在西方国家,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涉及的最基本问题是和的价值取向问题。

  3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________,教育可以促进________。

  35.教育学是一门以________、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________的科学。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37.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38.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39.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应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40.何谓榜样法?运用该方法有哪些要求?

  五、论述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4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42.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