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2012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幼儿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共5小题,每分小题2分共10分)
1.发展
2.注意的广度
3.回忆
4.气质
5.亲社会行为
二、填空题(共25空格 每分小题2分共25分)
6.儿童发展有如下: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7.儿童发展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8.儿童基本情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师幼关系的主要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构成。
11.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三、选择题(共5个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5分)
12.( )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本能活动 D.脑电波
13.对于不容易分类的信息,个人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这种策略是( ).
A.复述 B.组织 C精细加工 D.编码
14.大约出生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
A.生理性微笑 B.自然微笑 C.本能微笑 D.社会性微笑
15.用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极其行为发展的实验方法是( ).
A.陌生情景技术 B.延迟满足实验C.点红实验 D.两难故事
16.( )儿童的情绪具有易感性,行为具有模仿性,因而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佳启蒙期间.
A.0岁-1.5至2岁 B.1.5至2岁-3、4岁 C.4岁-6、7岁 D.7岁-12岁
四.判断说明题(共5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7.记忆策略在学步幼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
18.有些气质类型的个体在智力发展上更有优势
19.回避型依恋儿童的母亲多能保持一致的、稳定的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
20.学前儿童的重要他人一般是幼儿园老师。
21.在没有成人的干预下,儿童通常能够很好的解决社会冲突,所生成的解决方案会估计各方的需求和利益。
五.简答题(共6个小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22.简述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23.简述培养儿童注意力原则。
24.简述儿童判断的特点。
25.简述影响早期良好亲子关系的因素。
26.简述婴幼儿能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
27.简述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
六.论述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有些学前儿童表现出以下特征:有较多积极、友好的行为和很少的消极行为,性格一般较外向,不易冲动和发脾气,友好,活泼,爱说话,大胆,有效果的社交技能和策略,有效性、主动性、独立性等都较强,请问这类儿童属于同伴关系五种类型中的哪一类?请说出除此以外的其他几种类型的儿童,并指出其中哪几类儿童属于同伙关系不良儿童。
29.当今农村的留守儿童中有不少是六七岁一下的婴幼儿,请您就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婴幼儿现状,分析以下问题(1)爱因斯沃斯将依恋分为几大类型,这些留守婴幼儿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哪些类型的儿童。(2)从依恋特征来分析,这些留守儿童有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倾向。
2012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幼儿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共5小题 每分小题2分 共10分)
1.发展: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2.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3.回忆:是记忆的一种形式,即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
4.气质:与个体生理特质、特别是与脑神经活动特征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
5.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也称利他行为。
二、填空题(共25空格 每分小题2分 共25分)
6.基础性、递进性、易感性 7.遗传、发育、环境 8.高兴、生气、伤心、害怕、惊奇
9.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民主型 10.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体验智力
11.依恋、同情或移情、羞耻感
三、选择题(共5个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5分)
12.A 13.C 14.D 15.B 16.C
四.判断说明题(共5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17.正确18.正确
19.错误;说明:该表述描述的是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特征。
20.错误;说明:学前儿童的重要他人不仅包括幼儿园老师,还包括儿童的父母和同伴。
21.错误;说明:儿童解决社会冲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技能,该技能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干预和引导,仅靠儿童自己是难以形成圆满的解决方案的。
五.简答题(共6个小题 每小题5分 共30分)
22.答:第一,生物学因素,包括基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感觉经验的统合等;第二,非生物学因素,包括生活环境(气候、文化背景、家庭环境)、教育观念与方式。
23.答:(1)刺激丰富化原则;(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3)形式立体化原则;(4)空间渗透式原则。
24.答:(1)判断形式逐渐间接化;(2)判断内容逐渐深入;(3)判断依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
25.答:(1)父母的 工作模式;(2)父母的抚养品质;(3)父母的缺失、稳定情况;(4)儿童的特征;(5)家庭一般情况;(6)文化性因素。
26.答:婴儿能使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等。幼儿则可以通过阻断感觉输入、安慰自己、改变行为方向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27.答:第一,家庭因素,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情感氛围;第二,媒体因素,如电视、电影等媒体上宣传的暴力榜样。
六.论述题(共2个小题 每小题10分 共20分)
28.答:此类儿童属于受欢迎儿童,其他的类型还包括: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一般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其中,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属于同伴关系不良儿童。例如,被拒绝儿童一般性格外向、脾气暴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过高估计,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而被忽视儿童则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感到比较难过和不安。
29.答:(1)爱因斯沃斯将依恋分为安全型、焦虑—回避型、焦虑—反抗型。这些留守婴幼儿更有可能成为焦虑—回避型或焦虑—反抗型的儿童。(2)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能接受陌生人的关注,与陌生人在一起并不十分伤感,人际互动中表现出一些回避现象。焦虑—反抗型依恋的儿童,人际关系表现出相互矛盾的特征,有的对母亲有明显的矛盾行为,拒绝陌生人,对母亲和陌生人都有气愤的攻击行为;而有的显得更加被动和退缩。从这些特征看,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不容易和母亲建立和谐、积极的亲子关系,未来在和他人的人际交往中,也可能出现冷漠、疏远、攻击、退缩等不良倾向,影响其社会发展和社会适应。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