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考“教育”知识点汇总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9-01-16

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很多同学都很陌生,在考试前考生有没有准备好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常考的知识点,请考生认真查看 ,小编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第二,决定受教育的权利。第三,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第四,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第五,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一,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3)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二,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第三,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第四,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2)教育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教育在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传递—保存文化,教育传播—交流文化,教育选择—提升文化,教育创造—更新文化。

(2)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第二,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第三,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提高人口质量;第三,改善人口结构。

(2)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规模、决定教育需求大小。第二,人口质量影响入学水平。第三,人口结构影响各级各列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教育又要受到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2)外铄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6)稳定性

(7)可变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的涵义。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第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第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第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第二,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三,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第四,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

(4)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来负责。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或特殊功能。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之中。从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的因素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