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二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8-11-19

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等等,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陈老师的做法。(14分)


育德园师答案解析

 材料中陈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的,遵循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学生观的相关要求。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材料中陈老师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进行各自探索、讨论、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等教育行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陈老师*让学生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进行各自探索、讨论等行为,充分体现了陈老师重视学生具有发展潜能,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材料中,陈老师对于王春不爱发言就与他私下聊,并鼓励王春克服胆怯等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总之,我们要学习陈老师的新型的学生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