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该如何恰当惩罚犯错的学生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11-08

  网友问:

  每位教师最纠结的问题莫过于学生犯了错误,我们该怎样惩罚,不惩罚他们不知道问题的后果,可是惩罚却又掌握不好这个度,希望有经验人士能够告诉我老师该如何恰当惩罚犯错的学生?

  育德答:

  惩罚,是一个老话题,但又是教师们不得不面对的具体问题。面对犯错的孩子,教师是否应该给予惩罚?又该如何进行惩罚?惩戒教育的度在哪里?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如何让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不再继续犯错是至关重要的。不论用何种方法,阻止学生继续犯错是最重要的。那么,给犯错误的学生留一条后路,让他把握好这个机会,他才有转变的可能。

  现实中,对于违规犯纪的学生,不少教师总会“为罚而罚”,这无疑泯灭教育的初衷,更有甚者,对学生施行赤裸裸的体罚,这种极端表现形式,既有违师德,更有悖人性。因此,在教育学生,尤其是涉及惩戒时,我尝试全新措施:

  1. 识记型。当学生犯错时,我会提出记忆“5首唐诗或宋词”、“数字成语10个”、“歇后语8个”、“格言名句5条”等任务,让他们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完成。这些都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顺便让这些“幸运”的孩子们接触一下,也不失为一种健康的惩罚措施。

  2. 想象型。当学生犯错时,我会提出“写一篇作文”、“写与四季有关的段落”、“给课文写读后感”、“描写5个亲人”等任务,让他们选择其中一项完成。当然每一项的内容可以变换,灵活使用。

  3. 自由型。当学生犯错时,他们如果不想接受以上任何一种措施,就由学生给自己“量刑定罪”,自选一种合理的形式,比如帮班级布置教室、替爸妈做家务、设计与书写黑板报等。教师应尽量想出些有积极意义的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样,可以让犯错的学生在受到一定警示和告诫的同时,还能学会一些东西或锻炼某种能力。此外,惩戒措施还要注意定期地更换内容,以免使学生习惯某种方式而对其麻木不仁;还要灵活变通各个环节,以免“别有用心”的学生提前作好准备,也防止程序陈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

  事实上,每个老师惩罚孩子的目地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想让学生改正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是老师们一定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千万不能做的太过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