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学前教育学考点归纳: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考核知识点:

1、学前教育课程(幼儿园课程):指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教育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潜在的学前教育课程:即隐蔽、非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一般体现在托幼机构和班级环境中,即包括建筑物、设备、器械、游戏材料、玩具等物质环境。也包括活动室的布置、各种活动区的设立、班级的规章制度等文化环境,此外,还包括保教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等人际环境。

3、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即显在的、正式的学前教育课程。它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切教育活动。

4、了解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和内涵:

(1)内涵就是定义

(2)种类:潜在的和公开的学前教育课程

5、熟悉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流派及其观点:

(1)成熟社会化的理论

理论基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等理论,其心理学的基石则是由埃里克森和格塞尔等人奠定

这种理论的特点是重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认为学前教育应让儿童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 的挖掘和发展。让儿童这个“花蕾”在温暖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生长、开花、结果。

(2)教育训练理论

也称行为主义理论,是以哲学家洛克、心理学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人的思想为基础的。

该理论认为,学前教育是为儿童以后的教育和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必须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把准备学习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和社会规则教给儿童。

(3)认知发展理论

创始人是皮亚杰和布鲁纳。这一理论强调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教育应该z贯穿于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相互作用往往是自发产生的,成人不仅要加以承认,而且要给予鼓励。

4、 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制定依据:

教育目标:(考纲)

1) 、健康:(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 、语言:(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3) 、社会:(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 、科学:(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言,动手动脚,探索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5) 、艺术:(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教育目标制定依据:A、学科知识 B、教师的态度、行为及个性特征 C、儿童的行为

a、 按时间范围分,

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分四个层次:每一个学年的教育目标、学期教育目标、

                                 一个月或一周的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单元活动目标、

                                 幼儿园活动、

b、 按指导范围划分,

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分四个层次:本园的教育目标、本班的教育目标、

                             不同活动组的教育目标、每个个体的教育目标、

目标的结构包括以下几点:1)知识(认识)  2)技能和能力  3)情感和态度

5、 了解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及具体内容:

(1)发展儿童认知的课程方案

(2)提高儿童能力的课程方案

(3)陶冶儿童情感的课程方案

(4)训练儿童行为的课程方案

(5)协调家园关系的课程方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8、理解并掌握设计学前课程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承认儿童年权利

(二)反映民族特色

(三)面向世界

(四)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五)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9、明确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择的要求(会分析):

(一)全面性     为什么:     1、是实现托幼机构教育任务的需要

2、是儿童整体发展的需要

3、是世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发展的需要

   怎么做:

1、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要全面

2、每一方面的发展要均衡

(二)启蒙性    为什么:  

1、学前教育的性质决定的(起始阶段)

2、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3、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怎么做:

1、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选择儿童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三)社会性

为什么:“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环境之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

1、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地理环境、气候等都都能增长儿童的知识

2、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环境也是独特的内容

3、社会生活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

怎么办:

1、联系幼儿生活的自然与社会

2、内容选择注意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

(四)发展性

怎么办:

1、课程内容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内容要不断扩展扩宽,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


如何做:

1、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时代性、丰富性

2、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五)灵活性

为什么:

1、 不同的托幼机构课程内容不应完全一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条件)

2、不同的教育对象,课程内容也应调整(不同人、不同班、级、不同幼儿园)


怎么办:

1、教师要根据一日生活常规,随机应变。(挖掘教育价值)

2、善于利用偶发事件作为随机教育的素材

3、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内容,灵活选择。

10、理解教师设计与实施学前教育课程的策略:

(一)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当班级儿童改变时,儿童兴趣、爱好、能力、需要也随之改变,课程的策略要做相应的调整。

(二)为儿童不断提供新的学习机会,鼓励儿童的自发活动、自由游戏,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发展自我。

(三)为儿童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材料,发展儿童的社会性等等。

(四)鼓励幼儿参加大组活动,也尊重每个儿童的决定,尤其是自由选择。

(五)照顾到特殊儿童的需要。

11、理解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的形式与要求:

了解课程评价的原则:

(一)评价应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课程

(二)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三)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四)评价应客观真实

课程四大要素:内容、目标、组织和实施、评价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