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09-26

2016年上半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育过程》一书是由布鲁纳所写,被誉为“现代最主要的、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2.A。【解析】只有当一个人的遗传素质达到成熟之后,再对其进行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3.B。【解析】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A。【解析】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该种方式为双轨制。

  5.C。【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相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7.D。【解析】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8.B。【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王老师既讲了“镭”这个知识,又通过居里夫人的例子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因而体现了该原则。

  9.D。【解析】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陈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的评价,因而体现的为形成性评价。

  10.D。【解析】情感陶冶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班主任李老师通过板报、墙壁等媒介建立良好的班风为的就是能够使同学在这种环境中受到感化,因而体现了该方法。

  11.C。【解析】长善救失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且能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失误过错。冯老师的做法是让该同学美术上的特长引导他思想的转变,因而体现了该原则。

  12.A。【解析】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13.B。【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14.B。【解析】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中学生个性趋向成熟稳定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能对自己、对他人做出比较深刻的评价,开始学会从各种角度比较全面地评价他人和自己。

  15.C。【解析】算法式是把解决问题的一切做法步骤都列出来,然后逐一加以尝试,最终使问题得到一个正确的解。

  16.D。【解析】处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17.C。【解析】掌握趋近指的是个体关注掌握任务,学习和理解;根据自己的进步,和对任务的理解深度来评价自身表现。掌握回避指的是个体关心的是如何避免不理解和没有掌握任务的情况。

  18.D。【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阶段的任务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小孙对于未来到底要做什么人的这种矛盾心理体现了他在这个阶段思考自我同一性的问题。

  19.A。【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20.C。【解析】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华和他的同学正因为参加了比赛才促成了一种良好的纪律,因而体现的是该类型。

  21.A。【解析】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良好行为。杨老师对晓玲的表扬就是强化她的良好行为,使其改变内向的性格。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错误。教育活动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但不等于教育目的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来确定。因为教育具有目的和社会性,教育目的的确定还需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因素。

  23.【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但并不一定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也不一定依次进行。因为德育过程的开端是多元化的,情意行都可以是开端,而且也没有固定的发展顺序。

  24.【参考答案】错误。信息进入工作记忆之后的保存时间是5秒钟到1分钟(1秒钟-2分钟之间都可以算对)。因为工作记忆也就是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只有5秒钟到1分钟,信息只有进入长时记忆以后才有可能持久保存。

  25.【参考答案】错误。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不一定越好。智力水平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学习成绩的好坏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努力程度、学习兴趣等。有些学生虽然智力水平很高,但学习成绩并不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处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

  【其他能体现教育主导作用的表述,可酌情给分,例如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等】

  27.【参考答案】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

  28.【参考答案】

  (1)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2)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3)主张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4)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5)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内化理论。

  29.【参考答案】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如明确练习目的,整体练习和分散练习相结合,克服高原现象等。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1)实验法。实验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比如“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实验法的基本要求:第一,实验要有计划,明确的目的和内容;第二,实验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具体的操作要求;第三,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第四,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

  (2)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教具等展示给学生看,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

  (3)讨论法。讨论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比如“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

  (4)讲授法。讲授的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讲清楚和突出重点;讲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晰;讲授方式方法,要有启发性。比如“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

  【学生给出两种以上教学方法,并且能够准确给出材料中相应的例句,同时至少对一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具体解读,可得满分。如回答其他教学方法,能自圆其说,可酌情给分】

  31.【参考答案】

  答:(1)动机冲突是指在个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因目标的多样性而出现相互排斥的动机,也叫心理冲突。动机冲突有四种类型,材料中晓雯的表现既有趋避冲突,也有双趋冲突。

  ①趋避冲突,指当人们面临一个选择,其既有想要的好处,又有想要回避的顾虑时产生的冲突。材料中,晓雯的表现就是一种典型的趋避冲突,比如“竞选班长,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担心班级事务繁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她渴望参加,却又担心无法完成教师教给他的创建班级环境规划的任务”。

  ②双趋冲突,指当人们面临两个同样诱人的目的时,必须要舍弃一个时产生的冲突,比如材料中晓雯“既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又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此外,动机冲突还有

  ③双避冲突,指当人们面临两个同样想要回避的目的时,必须要选择一个时产生的冲突,比如进退维谷。

  ④多重趋避冲突,指当人们面临的选择本身,有多种积极的因素,同时也有多种顾虑时产生的冲突。

  (2)对于晓雯的问题,作为班主任可以考虑如下做法:

  ①指导晓雯权衡利弊,明确学习生活目标。确立明确的目标能够有效缓解甚至避免动机冲突。

  ②鼓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当晓雯选择参加集体活动时,给予积极鼓励

  ③调整学习动机。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率,动机水平过高,反而影响学习效率,班主任应指导小文确立适度的学习动机

  ④创建宽松的学校教育环境,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⑤与家长沟通,采用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调整对小文的成绩期望。

  ⑥帮助晓雯建立良好地同伴、同学关系。

  【第一问,前两条,有充分解读,有材料中的相应例句,可得9分;后两条3分;共12分。第二问,从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等内、外不同角度分析,有理有据,即可得满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