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14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习的实质。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引起的。

  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为。

3、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4、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6、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所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把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7、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1)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2)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的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学习观。

(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第二、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提倡发现学习。

(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9、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