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专家标准预测试卷(一)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6-02-24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专家标准预测试卷(一)

(后附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施(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必然要求。

  A.全面发展教育 B.素质教育 C.终身教育 D.义务教育

  2.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王老师坚持每天阅读书籍,主动和孩子分享读书心得,并组织班里的学生开展“和好书交朋友”的活动,这充分说明了教师职业( )的特点。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3.我国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4.当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时,这个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5.王教师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解决问题,做到轻车熟路。同时他还见多识广,能较好地鼓励、指导别人,并不断进行批判反思和探索创新,实现自我超越。这表明王老师是一位( )的老师。

  A.高级新生型 B.胜任型

  C.熟练型 D.专家型

  6.《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 )的学校教育制度。

  A.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

  D.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

  7.学校浩浩在操场上荡秋千,秋千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浩浩从秋千掉落在硬地上,造成严右腿骨折。谁应对浩浩的伤害承担责任?( )。

  A.浩浩的班主任负责

  B.浩浩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

  C.学校负责

  D.浩浩父母和学校一起负责

  8.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

  A.全面发展

  B.均衡发展

  C.能力为重

  D.德育为先

  9.王某担任某县小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0.某校音乐教师李老师,利用上音乐课时间,指派艺术特长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1.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违反了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12.( )年( )月( )日,教育部经广泛征求意见后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2008 9 1 B.2009 9 1

  C.2008 8 1 D.2009 8 1

  13.( )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A.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

  C.关爱学生 D.教书育人

  1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家( )的信条。

  A.鲁迅 B.蔡元培

  C.陶行知 D.叶圣陶

  15.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16.王老师是某学科的骨干教师,他联系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家长,组织了一个课外班,200元一节课给学生补习该学科。王老师这种做法实际上违背了(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

  C .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17.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18.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1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右手在上

  20.《飞鸟集》的作者是( )。

  A.列夫·托尔斯泰 B.泰戈尔

  C.徐志摩 D.雪莱

  21.下列作者、作品、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诫子书》——汉

  B.贾谊——《过秦论》——汉

  C.韩愈——《秋声赋》——宋

  D.王安石——《捕蛇者说》——宋

  22.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黄巢起义 B.朱温灭唐

  C.安史之乱 D.牛李之争

  23.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说的是( )。

  A.钱塘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武汉长江大桥 D.赵州桥

  24.在“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这句谚语中,提到了24节气中的几个节气?()

  A.2个 B.3个 C.1个 D.没有

  25.《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

  A.云南 B.青海 C.贵州 D.新疆

  26.在Word窗口中,利用()可以方便地调整段落伸出缩进、页面的边距以及表格的列宽和行高。

  A.常用工具栏

  B.表格工具栏

  C.标尺

  D.格式工具栏

  27.在PowerPoint的幻灯片浏览视图中,用户不能进行的操作是()。

  A.插入幻灯片

  B.删除幻灯片

  C.设置幻灯片中图片的动画效果

  D.修改幻灯片的内容

  28.过去人们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大多数教师都传授具体知识。教师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必须掌握独立探索的方法,获得不断深造的能力,具有与集体合作的品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交能力,具备自如表达思想的能力等等。这意味着( )。

  A.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不教授学习方法

  B.知识本身没有多大的力量

  C.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D.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是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

  29.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甲市小雨 B.乙市多云

  C.丙市晴 D.丁市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在一次某中学的家长会后,小丽家长和小雅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体会。小丽家长说:“还是洪老师刚才说得对,他写不完家庭作业,就不让他吃饭!这一招特有效果,现在我们家小丽放学回家准立马写作业,看来孩子不好好学习,咱们这些做家长的是该想想办法。”小雅家长说:“对,这是洪老师有见识,他说现在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只能给别人干苦力,对孩子必须用强制手段。家长在管孩子上一定要硬气一点儿,不要心软。所以,我在家准备了教鞭,立了家规,不听话就请他挨鞭……”

  问题: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对洪老师的说法进行分析。

  31.材料:

  小明这段时间有一个不好的行为,就是发现班里同学有自己喜欢的文具,直接去拿过来据为己有,并拒绝归还。老师请来了小明的妈妈,委婉地向她说明了请她来的原因,小明妈妈非常感激老师及时发现了孩子的这个行为并与她沟通,决心和老师一起教育好孩子,又一再请求老师一定要替她的儿子保密,以保护儿子心灵不受伤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小明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改正。

  请结合上述案例分析: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32.材料:

  废墟之美

  废墟之美“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2.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有坎坷,可脸上不能没有微笑;生活有叹息,可心灵不能没有微笑。狂风暴雨中笑一笑,美好的明天向你走来……

  要求:

  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专家标准预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答案】B。实施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答案】D。师发展的五个阶段依次是: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和专家阶段。因此,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专家型教师。

  3.【答案】D。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纠正其错误。居高临下的严肃批评,往往使学生很难接受。幽默化解,不但不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觉得老师给我留了“面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是在提醒自己,从而彻底改正自己的缺点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效果,这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4.【答案】C。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学生集体。

  5.【答案】D。李老师幽默机智的回答,不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也道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6.【答案】B。宪法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母法,一切教育法规都要根据它制定。

  7.【答案】D。《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8.【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有关直接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9.【答案】A。《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0.【答案】C。该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11.【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特殊教育教师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12.【答案】A。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13.【答案】D。教师的仁慈、关爱、肯定等对学生学习具有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14.【答案】A。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内容。

  15.【答案】A。题干中体现教师依法执教。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16.【答案】D。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七条规定,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本题选D。

  17.【答案】C。“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说的是戏曲表演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在台上表现大场景的演出特点。

  18.【答案】B。《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19.【答案】B。中国很多重要建筑都讲究风水或者朝向,一般格局都是“坐北朝南”。由此可知,如果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西边。

  20.【答案】A。“塞翁失马”这一典故出自《淮南子·人间训》,后来衍生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1.【答案】A。太阳风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因此A项说法错误,太阳风是破坏臭氧层,而不是促进臭氧的产生。故本题选A。

  22.【答案】B。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曹禺的《雷雨》以及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均属于戏剧剧本,老舍的《骆驼祥子》是长篇小说。

  23.【答案】B。我国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公里。

  24.【答案】D。北宋张择端的一幅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作品是《清明上河图》。

  25.【答案】A。《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作品,雕塑《思想者》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杰作,雕塑《大卫》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他们三人都是欧洲人。A项正确。“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在非洲;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在欧洲。B项错误。《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南美洲;《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在北美洲;《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属于欧洲。C项错误。《飞鸟集》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作,《源氏物语》是日本作家紫式部的作品,二者属于亚洲;《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属于欧洲。D项错误。

  26.【答案】C。

  27.【答案】B。

  28.【答案】C。由题干可知,甲认为A、B、C或E是冠军,乙认为A或B是冠军,丙则认为A、B、D、E或F可能是冠军,因为只有一个人正确,所以冠军应该是C或F,但选项中只有C,故答案为C。

  29.【答案】D。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能支撑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所以当人的数量过多时,单个个体的消费水平就会下降,答案为D。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参考答案】

  (1)赵老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具体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等规定中有关“廉洁从教”等要求。

  (2)教师应当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4)案例中赵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取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的差价,挣取不义之财;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校内教学工作“敷衍塞责”,讲课“留有一手”,有意私下挣取“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的高额兼课酬金和介绍费等行为,都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应对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31.【参考答案】

  (1)此案例中教师组织的活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全民性、全面性、发展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等。

  (2)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很多寻找春天的各种活动,这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民性,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造就了平等的公民或国民”。

  在活动内容方面,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联系生活中的常识,结合各种学科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这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提供个体适宜的生存能力、基本品质的训练,使个体在基础教育结束之时,具有初步的进入市场经济而独立生存的本领和品质,尤其是适应多样环境生存所需的本领和品质”和“培养学生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习惯”。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不局限于原来的室内教学模式,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教师不是直接教学生知识,而是以学生感兴趣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展开活动,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使学习成为了快乐的事情,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开放性;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践性;这次活动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而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技能、技巧,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3)案例中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使教学形式、课程内容丰富而全面,这体现了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选择“注意兴趣的立足点”和“课程内容要丰富而全面”。案例中教师以指导为主,以教学为辅,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素质教育的策略。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32.【参考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作铺垫;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

  (2)小说题为“哑了的三角琴”,蕴含了三层深意:

  ①“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与绝望;

  ②“哑了的三角琴”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

  ③“哑了的三角琴”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参考答案】略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