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及答案三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9-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开始追逐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的“天宫一号”。11月3日1时35分58秒,“神舟八号”追上“天宫一号”,两个飞行器开始携手遨游太空。这意味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材料二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示意图

  


  1. 关于“天宫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

  ②维持其运行的能源主要是风能

  ③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太阳系同级别

  ④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2—4题。

  


  2. 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A.22

  B.35

  C.48

  D.56

  3.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A.Z、X、P

  B.P、Q、Z

  C.P、M、Q

  D.X、M、Z

  4.图示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

  A.偏东方

  B.偏西方

  C.偏南方

  D.偏北方

  清水断崖位于中国台湾省东部海岸,依山傍海,崖岸壁立,为台湾八大名胜之一。读图,回答5—7题

  


  5.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  )。

  A.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

  B.岩浆活动和流水侵蚀作用

  C.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

  D.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

  6.监测清水断崖海岸发展动态,主要使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7.下列关于台湾岛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大、水流缓

  B.流程短、水流急

  C.流量大、汛期短

  D.落差大、航运价值高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 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9.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一 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 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10.世界胡杨广泛生长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源污染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次生盐碱化 ⑤荒漠化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

  11.“神八”发射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读某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图。完成12——13题。

  


  1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E→F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逆城市化

  B.城市化加速发展

  C.郊区城化

  D.城市差距扩大

  13.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劳动力就业状况),可能分别处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的(  )。

  A.A、B时段

  B.B、D时段

  C.F、B时段

  D.A、E时段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情况。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图中四国能源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15.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读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交通线分布

  ②甲、乙两地区城市都沿矿区分布

  ③甲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带或绿洲上

  ④乙地区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或沿海平原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喀什和深圳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发达

  C.科技发达

  D.河流众多

  18.读中国人口变化情况表,依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牛最显著的改变是从(  )。

  中国人口变化情况表(未包括港、澳、台)

  


  A.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开始的

  B.总人口超过10亿开始的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开始的

  D.人口死亡率下降到1%开始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l9—20题。

  


  19.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0.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2011年,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目的国。但从2011年12月中旬开始,巴西提高进口工业产品税率高达30%。为此,奇瑞汽车不得不将2012年的销售预期下调50%。2012年3月27日,奇瑞汽车宣布将在巴西打造完整供应链,预计在2013年9月份在巴西圣保罗州雅卡雷伊市建成奇瑞汽车工业园并投产。与其他在海外建立的组装厂不同。奇瑞汽车工业园内还拥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家的分厂。据此完成21—23题。

  21.奇瑞汽车在巴两建立工业园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B.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C.降低劳动力成本

  D.扩大产品销售数量

  22.奇瑞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厂、组装厂和其他相关企业共同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可以(  )。

  A.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科研力量等

  B.加强工业生产上联系

  C.彼此展开竞争,促进共同发展

  D.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

  23.奇瑞汽车将部分核心零部件生产厂迁往奇瑞汽车工业园,但其研发中心仍留在我国,主要是便于利用我国的(  )。

  A.原料

  B.资金

  C.技术

  D.市场

  下图是四个地理学理论概念的模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土地面积广大大、地势平坦,居民有收入、文化、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以商业和工业为主。”这段引文是哪个概念模式图的基本假设?(  )

  A.甲

  B.乙

  C.丙

  D.丁

  25.长三角地区的一级城市为上海,二级城市为南京和杭州,而类似于启东(江苏省南通市下辖的县级市)这样的城市却数目众多。这样的城市等级体系划分是以哪个理论概念为基础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简述研究地理教学方法的意义。

  27.简述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8.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

  


  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l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

  (1)请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10分)

  (2)请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0分)

  29.阅读下面地理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板书,回答问题。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请就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予以评述。(10分)

  (2)请列举地理课板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0分)

  四、教学设计题(36分)

  30.请为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编写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分析、教学准备以及教学过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维持“天宫一号”运行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其绕地飞行所形成的天体系统与地月系同级别。本题选B。

  2.C[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知,在图中气压最大值处于180°经线的最北部,其气压值介于1045—1050百帕;图中气压值最小处在N处,其气压值处于l000--1005 百帕。故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应介于40一50,对比四选项即可判断出C项正确。

  3.A[解析]据图可知,图中位于低压中心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有Z、X、P、N。因此本题

  选A。

  4.D[解析]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116°E,40°N),根据图中该地等压线弯曲状况可判断出该地风向为偏南风,故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偏北方。因此本题选D。

  5.A [解析]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清水断崖东边为大洋,其受到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海水侵蚀作用。因此本题选A。

  6.B[解析]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应用遥感技术。

  7.B[解析]受地形影响,台湾的河流一般流程短、水流急。

  8.A[解析]略

  9.C [解析]甲地根系发达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乙地叶成针状是因为气温较低;丁地生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

  10.D[解析]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我国塔里木河流域,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另外,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蒸发旺盛,有可能导致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因此本题选D。

  11.B[解析]“神舟八号”发射时间是2011年11月1日。A图所示时间为1月后,C图为北半球夏半年,D图为冬至日后的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B图因为“神舟八号”发射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视运动轨迹较短。故B正确。

  12.A[解析]由图可知,从A —E这一过程中,该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不断增大的,E — F这一过程中,该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减小了,这是一种逆城市化现象。所谓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区或远方较小的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13.C[解析]甲表示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较大,它出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对应城市化水平较高的E、F等阶段;乙表示农业就业比重较大,它出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应城市化水平较低的A、B、C等阶段。因此本题选C。

  14.B[解析]由图可知,①国以石油为主,约占50%,但该国能源消耗总量没有其他国家大,所以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不居首位(没有②国量大);②国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构成较均衡,但石油比重最大,由于②国在四国中能源消耗总量最大,所以石油消费量最大;③国以煤炭为主,但核电消费量没有②国大;④国以天然气为主,由于在四国中能源消耗总量较小,所以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不居首位(没有②国量大)。

  15.D[解析]单位GDP能耗最低的国家能源利用率最高,单位GDP能耗最高的国家能源利用率最低,由图可知,①国能源利用率最高,④国能源利用率最低。

  16.B[解析]甲地中部分城市是沿河流分布的,①错;②无从得知。因此本题选B。

  17.A[解析]喀什作为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周边与五国接壤,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这一点和东南沿海的深圳相似。因此本题选A。

  18.C[解析]据表可知,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最显著的改变是自然增长率从2.84%

  下降到1.20%开始的,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改变是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从3.79%下降到1.83%)。因此本题选C。

  19.D[解析]该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说明此地水资源缺乏。①应当为水窖集雨;秸秆可用来作为饲料。②应为饲料加工;沼气可用来供暖。③应为供暖;沼渣可作为肥料。④应为肥料:废弃物放入沼气池中用来发酵。⑤应为废弃物。因此本题选D。

  20.C[解析]据图可知,该区农业生产是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因此本题选C。

  21.D[解析]奇瑞汽车在巴西建立工业园,主要是进行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主要目的还是便于产品销售。

  2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聚集在奇瑞汽车工业园内的企业除了奇瑞组装厂外,还有为奇瑞供应零部件生产厂家的分厂,他们在生产上具有投入一产出之间的联系。

  23.C[解析]奇瑞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仍留在我国而没有迁移到巴西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汽车研发技术实力比巴西强。

  24.C[解析]根据“土地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居民有收入、文化、消费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以商业和工业为主”这句话,可以推知应为丙概念模式图的基本假设。

  25.A[解析]以上海为高级中心地,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中级中心地,以启东等城市为低级中心地,这是以甲理论概念为基础的。

  二、简答题

  26.[参考答案](1)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职能的发挥;

  (2)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调控地理教学过程;

  (3)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地理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地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27.[参考答案]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1)文、表、图结合的规律;(2)地理事实与地理原理并重的规律;(3)综合练习的规律;(4)地理知能统一的规律;(5)地理智育与德育统一的规律;(6)人文相关的规律。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1)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近50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降水量增大,且降水变率大(或降水不稳定)。

  (2)原因:①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小,降水变率大,且降水量减少;②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③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污染严重。措施: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②发展节水型产业(或第三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节水农业);③植树造林,兴修水库;④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管理;⑤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29.[参考答案](1)该板书是图解式板书。这种将文字和地理示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地理示意图为主,配以简要的文字的板书,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有利于学生记忆。但由于这种技术在使用时比较复杂,故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较高。

  (2)①地理板书反映课堂教学内容和思路,因此要做到简明扼要,纲目层次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形式结构合理,文字工整流畅,图像符号清晰美观,布局匀称得体,大小、颜色适度(适当用点彩色粉笔书写)。②地理板书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即板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无误,板书中所运用的文字、图表所表达的地理知识必须是正确的。③由于板书空间有限,时间有限,一定要在有限空间范围里表述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关键内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④好的板书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的情感,从而激发起模仿、学习的欲望,还可以展现教师严谨的、认真的、有创造性的教学态度和能力。

  四、教学设计题

  30.[参考答案]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教学方法

  启发、反思、互助、探究、综合、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自制七大洲、四大洋挂图、拼图。

  学生准备:地球仪、胶带纸。

  教学过程

  师: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是谁?

  生:杨利伟。

  师:就是这位英雄代表我们中国人在太空中看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一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请问地球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生:因为海洋是蓝色的。

  师:地球上除了海洋还有什么呢?

  生:陆地。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陆地与海洋”的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小活动】:请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带来的地球仪,用透明胶将地球仪一分为二(可选择任一方式),然后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师:同学们,你们告诉老师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

  生:海洋面积大。

  师:是的,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均匀吗?

  生: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师:(指着板书:地球?水球?)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请同学们来选择一下,你们觉得这个星球应该叫地球还是水球?

  生:我觉得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

  生:我觉得应该叫地球,因为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师:两个同学都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居住在大陆两岸的人们没有交流,海洋被视为天地的尽头,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请全班同学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教师一边展示课件:屏幕上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材料,此时你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他们太勇敢了,我真佩服。

  师:佩服他们什么?

  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师:是的,老师也很佩服他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还等待着人类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正是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物,我们人类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让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成为这样的人?

  生:(齐声地)想!

  师:有志气!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问题:你想过吗?地球上既然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人类的未来就不再缺水了,人类移民海洋是不是个梦?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兴致很高)

  师:下面请每小组派代表来说说你们的看法。

  生:人类的将来完全可以解决水的问题,将海水淡化,供人类利用。

  师:怎样淡化?

  生:我想是不是研究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发明一种过滤器,海水流经它时,海水中的盐分就会与它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种可以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人类移民海洋不是个梦,我们可以在人的身上装一个人工鳃,在水里人就可以自由地呼吸。

  生:人是不是也可以变得像美人鱼那样,有一个漂亮的长尾巴,这样就可以在大海里生活了。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我想,刚才所说的这一切,在你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变成现实。

  课件展示:图1.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教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一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查找)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学生边指边讲,非常准确)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们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学生接着仔细读图,或观察地球仪,边看边说出答案)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学生积极参与,在拼图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就请别的学生来纠正)

  师:你们能不能告诉我,在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会注意哪方面的问题?

  生:主要是要注意每个大洲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师:(在学生拼完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南北对称分布。

  师:很好,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不知道。

  师:很多科学家目前还没有研究出来。

  用提问的方式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我知道了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我知道了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