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及答案三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8-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流民图》的作者是(  )。

  A.蒋兆和

  B.徐悲鸿

  C.王式廓

  D.董希文

  2.唐三彩常用的颜色主要是(  )。

  A.红、黄、蓝

  B.红、绿、白

  C.绿、黄、紫

  D.黄、绿、白

  3.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美术理论家是(  )。

  A.王徽

  B.宗炳

  c.谢赫

  D.顾恺之

  4.浮世绘是日本17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它将民间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主要通过(  )的形式表现出来。

  A.水彩画

  B.工笔画

  C.版画

  D.油画

  5.风景画《孟特芳丹的回忆》的作者是(  )。

  A.法国柯罗

  B.法国莫奈

  C.荷兰凡•高

  D.俄国苏里科夫

  6.《掷铁饼者》是(  )时期的雕塑作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古希腊

  D.古印度

  7.《韩熙载夜宴图》分为(  )个场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璨

  C.王维

  D.张彦远

  9.下面属于海派画家的是(  )。

  A.吴昌硕

  B.高剑父

  C.金农

  D.黄慎

  10.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11.属于长沙马王堆帛画的是(  )。

  A.人物御龙帛画

  B.龙凤仕女图

  C.T形帛画

  D.人物龙凤帛画

  12.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奎兹又被称为(  )。

  A.真理画家

  B.现实主义大师

  C.后现代绘画之父

  D.宫廷画师

  13.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4.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分为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和(  )。

  A.实践阶段

  B.深化阶段

  C.综合阶段

  D.运用阶段

  15.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参观法

  C.辅导练习法

  D.发现法

  16.以常规和训练模仿技能为特点,将大量感悟、直觉、创新精神排除在外的美术教育方法是(  )。

  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语言描述法

  D.联想迁移法

  17.“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属于(   )学习领域的目标。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18.对教学方法做抽象的概括属于(  )。

  A.教学思想

  B.教学目标

  C.教学模式

  D.教学手段

  1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教学没计理论基础的是(  )。

  A.教学理论

  B.传播理论

  C.学习理论

  D.计算机理论

  20.美术新课标中对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是(  )。

  A.集体评价方式

  B.多种评价方式

  C.双向评价方式

  D.师生评价方式

  21.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  )。

  A.美育

  B.美术

  C.艺术

  D.音乐

  22.美术课程具有(  )性质。

  A.综合

  B.人文

  C.审美

  D.教育

  23.“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  )。

  A.学习性

  B.探究性

  C.游戏性

  D.综合性

  24.“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  )1t!i行欣赏和评述。

  A.视觉世界

  B.听觉世界

  C.触觉世界

  D.知觉世界

  25.“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可分为(  )层次。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6.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形成(  )和提高动手能力。

  A.设计意识

  B.审美意识

  C.探究意识

  D.应用意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简述中和的审美特征。

  28.犍陀罗雕刻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9.简述后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

  30.请从四个学习领域论述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分目标。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那是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星期五上午的第三节课,上课铃声响了,我习惯性地空着双手,踏黄轻快的步伐,向初二(2)班的教室走去。一进入教室,看到满是埋头苦“学”的“学子”,我这“副科”老师自然也不敢怠慢,赶快配合,腾出更多时间让他们自修其他科目。为了不坏这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我连站在讲台上受学生的“行师礼”都免了,嘴里很自然地说出那句老话:“同学们好,看来大家都挺忙的!那按老规矩,同学们自己把握时间做练习吧,不要大声说话就行了。”“啊,又是自习,又是学习。”“是啊,老师,整天都在学习,我们好累。”“连想放松的时间都没有。”“老师,我们上美术课吧,画画吧,就权当是放松吧。”……同学们的话使我的内心深深地震撼了,一时间接不上话来,有些不知所措,有些尴尬,更有些愧疚。

  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2)对该情况进行反思,提出合理化建议。

  32.在某校初中的一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爷爷、爸爸和自已的服装。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在家里穿的是休闲装)。

  这时屏幕上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人映入学生眼帘。“哇!”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旗袍,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现代流行的一些服装、品牌装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虽然以前在电视或电影等上看到过一些服装,但从没看到过这么齐全妁,所以表现得很激动。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有的对旧上海的旗袍特别感兴趣,也有的说:“那些服装看起来这么的‘土,,如果我们穿出去的话非被人笑死!”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令我记忆犹新,“老师,这些服装好像把我从l00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中国时尚百年服装中,能看出中国社会在进步,同时每个时代的服装也正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的脸上也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问题,请你对上述教学案例进行评价。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3.请你给初中美术《文化风景线》一课,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图略)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蒋兆和的《流民图》作于民族灾难空前深重的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占区,《流民图》是蒋兆和的个人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人物画的代表作。故正确答案为A。

  2.D[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绿、白为基本釉色,虽然有其他釉色,但基础釉色为黄、绿、白。

  3.C[解析]南齐谢赫《画品》是我国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其中提出谢赫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4.C[解析]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属于套色版画,正确答案为C。

  5.A[解析]《孟特芳丹的回忆》是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柯罗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早期曾在那里写生,多年后回忆绘出此画。故答案为A。

  6.C[解析]《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故选C项。

  7.D[解析]通过听琴、观舞、休憩、赏乐、调笑五个场面,描绘了夜宴生活,故正确答案为D。

  8.B[解析]略。

  9.A[解析]B选项高剑父是近现代岭南画派代表,C、D选项不属于近现代范畴,故正确答案为A。

  10.D[解析]黄河半坡流域沿水而居,有渔猎文化,出土彩陶多为鱼纹,故正确答案为D.

  11.C[解析]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时期为汉代,A、B、D)选项都属于长沙楚墓所出土时期不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

  12.A[解析]略。

  13.C [解析]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摒弃了从16 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14.D[解析]美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感知阶段。感知是美术技能技巧形成的基础,是发展美术能力的前提。(2)理解阶段。感知阶段与理解阶段没有明显的界线,感知的内容不断地充实丰富,并且逐渐反映出本质的特征,就转化为理解。(3)巩固阶段。(4)运照阶段。学生掌握美术技能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在实践中运用。这里说的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二是社会实践。

  15.C[解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观察比较法、辅导练习法。其中,辅导练习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6.A[解析]题干即作品临摹法的定义。

  17.B[解析]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表述,题干的表述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

  18.C[解析]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豌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所以本题选C。

  19.D[解析]教学设计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论,计算机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所以本题选D。

  20.B[解析]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呈现方式可以是分数或等级,可以是评语,也可以采用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互评或座谈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

  21.B[解析]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达情感和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22.B[解析]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3.C[解析]“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地显现。

  24.A [解析]“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25.C[解析]“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紊、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①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②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26.A[解析]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

  二、简答题

  27.[参考答案](1)强调一种合适的尺度,一种恰当的分寸。既是情感的适中,也是人格精神的和谐。

  (2)中和作为审美形态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是多样性的统一。

  (3)中和的最根本、最高层次上的特征,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审美文化之魂。

  28.[参考答案]犍陀罗艺术受印度和希腊影响,雕刻建立在佛教建筑上,题材多取自佛教本生故事。佛像表情宁静祥和、略带微笑,体形圆柔,或站立或盘生,衣纹紧贴肌肤,须鬃由无数螺状组成,体型健硕雄浑,为后来佛像奠定基础。

  29.[参考答案](1)企图突破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2)从传统艺术、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态学范畴转向方法论,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3)从强调主观感情到转向客观世界;

  (4)对个性和风格漠视或敌视;

  (5)从对工业、机械社会的反感到与工业、机械的结合;

  (6)主张艺术平民化,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

  30.[参考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分目标是: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①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②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

  能力。

  ③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①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③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①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②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③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丈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①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③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三、案例分析题

  31.[参考答案](1)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程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①社会观念因素:受封建观念影响,许多人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对于美术,他们的理解就是“画画一不务正业”。

  ②“升学,,因素:追求“升学率,,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硬道理”。美术课程作为“副科”,跟“升学率”这个“主角”根本沾不上边。

  ③教材本身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投入课改的精力不断加大,教材内容更具人性和深度,但还未完全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许多不同层次的学校用起来自然力不从心,甚至产生相反的效果。

  此外,当然还有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因素。

  (2)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兴趣、手段、学校的足够重视和教师的责任心几个方面去推动美术教学。

  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学生学好美术,就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只有兴趣受到激

  发,学生才有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美术学习中。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悦性。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赏析美术作品,培养向往美、追求关和享受美的意识。

  ②手段

  首先,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进行巧妙设计, 以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学习就不会显得乏味了。其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练习课堂中播放一些轻音乐,这样,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心情愉快,思维自然更加敏捷,有利于开发身心潜能,得到视、听觉的美的感受。当然,一个完整的、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丰富的教学表情,和谐、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也是关键,教学效果会更佳。最后,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因材施教”。教师要善于观察,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他们上一节轻松、愉快的美术课。此外,在平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后进生的培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点,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创作空间。

  ③学校的足够重视和教师的责任心一个好的教师,不会埋怨教学环境如何不好,只会发现和创造一些条件,让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得更好。美术课程要有发展,学校的重视少不了,教师更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32.[参考答案]通过该案例,可以看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悟”出来的,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案例教师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等喜好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联想,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的目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所以该案例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

  四、教学设计题

  33.[参考答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尝试书报亭、候车亭等环境设施的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各种户外广告、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设计的功能与技术,欣赏其美的形态、材质及色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现户外广告、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在城市文明中的作用,设计中体现出对环保及人文关爱的追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欣赏城市户外广告、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并尝试理解书报亭、候车亭环境设施的设计。

  教学难点:设计中体现出现代都市对信息传达、环保生态等理念的追求,以及深切的人文关爱。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专家或师生的设计原作、实物投影仪。

  学具:铅笔、墨水笔、画纸、毛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欣赏

  1.欣赏城市户外广告,了解城市户外广告的分类及其作用,感受城市户外公益广告的设计美,为下一课的城市文化节庆海报设计进行知识的铺垫。

  2.通过对城市中各种功能指示牌的欣赏,感受其形态、材质、色彩之美。

  3.有关概念可引导学生自学“信息点击”板块。

  (学生欣赏城市户外广告和指示牌,发现它们的分类与作用,并感受其设计美。)

  (二)体验与创作

  1.在了解书报亭多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造型独特的书报亭。

  2.在了解候车亭的基本构造与多种组合后,尝试以墨水笔淡彩的方法绘制出设计草图。

  3.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造型简洁,功能合理。

  深化层面一… 能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造型、材质及色彩。

  探究层面~ 具有独特的创意,体现出鲜明的现代视觉艺术美感,体现出现代都市对信息传达、环保生态等理念的追求,以及深切的人文关爱。

  4.“感受与欣赏”板块中的“指示牌”,也可作为尝试设计作业。

  (学生体验设计过程,树立创新意识。)

  (三)拓展与融会

  1.引导学生欣赏城市中的建筑壁画,并尝试建筑壁画的设计。既可由个人进行独幅设计,也可以由小组合作进行系列设计。

  2.“感受广告音乐”是“城市户外广告”这一教学内容向音乐与表演艺术的拓展,可创设情境,进行交流表演。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学会交流,感受成功。)

  (四)课后活动

  1.品味生活:鼓励学生走进各类城市文化场馆,获取各种知识,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

  2.艺海搜索:鼓励学生尝试运用各种信息资源了解环境设施设计的发展和变化,分析、研究未来环境设施设计发展的趋势,并进行讨论与交流。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拓展

  1.街区环境设施整体设计

  从第一课的路灯设计开始,到本课的书报亭、候车亭的设计,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教学已经告一段落。可以将每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参照立体贺卡的构成形式,进行街道环境设施的整体设计。要求环境设施充分体现出现代都市对信息传达、环保生态等理念的追求和深切的人文关爱,体现出地域性和所在街区的特色,前者如南方城市、北方城市、沿海城市、内陆城市.后者如商业街、文化街、艺术街、住宅小区和风景名胜等。

  2.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模型制作

  利用聚苯泡沫塑料块、易拉罐、胶合板、卡纸、瓦楞纸、即时贴等材料,以切割、折叠、黏合等方法制作成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小模型,呈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评价

  (1)知识与技能要求:了解各种户外广告、指示牌、书报亭、候车亭设计的功能与技术,欣赏其形态、材质及色彩美,初步学习书报亭、候车亭的设计。

  (2)学习过程要求: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积极通过感受、讨论、探索和实践,获取新知识,尝试新设计。

  (3)独创性要求:根据地域特点和街区特色,设计个性鲜明的书报亭和候车亭。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