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第一节 教师(本章内容涉及案例分析中的基本理论素材:如教师职业素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等内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角色115: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简/论)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2、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3、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4、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
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地位决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存在两种观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持的“教师中心论”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持的“学生中心论”。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P118
教师劳动性质是(培养人),这也是教师劳动最根本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二)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凭借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等去影响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在手段上具有(主体性)。
(三)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四)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五)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过程的(周期性)特点。
(六)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
(二)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简答或多选)
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科学育人观 3、正确的学生观
4、现代的教学观 5、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三)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忠于和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3、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道德素质修养的最高表现。
(四)教师的业务素养(多)
1、知识素养
(1)精深的专业知识 (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现代教育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组成的颇具规模的教育科学体系
2、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教育科研能力 (4)自我调控能力
五、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包括道德、知识、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一)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二)做勤奋的学习者P127
(三)做有效的研究者
(四)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学习的主体;
第二节 学生
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
二、当代学生的特点(简答或多选)
(一)主体意识增强(多)
1、自主性 2、能动性 3、创造性
(二)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三)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四)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二)师生关系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三)师生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四)师生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相互尊重)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内容与核心,(服务与被服务)既是师生关系的表现方式,又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实质,而(爱与被爱、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论述)P135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的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1师生关系概念——2表现——3具体教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到几点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