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大全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9-03

  一、案例1 案例2                      二、案例3 案例4                三、案例5 案例6

  四、案例7 案例8                      五、案例9 案例10 
  
 

  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难度系数增加的现状,上次笔者和育德教育的专业老师同您一道分析了一些教育学分析题案例,现在继续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大全,希望这次大家能在对各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中把教育专业的一些知识技能消化吸收,化为己用,真正为自己准备参加考试攻克知识难关起到帮助作用。

  案例1

  作为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小芳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而且一边学习一边听MP3,虽然想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她觉得数学、物理就很麻烦,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数学上花费太多时间,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也害怕被人笑话,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和同学。对于复习文科科目小芳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结果每次成绩都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现在小芳很失望,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说到学习就头疼。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呢?

  [分析] 根据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理论,对于小芳可以给出以下几个建议:1、学习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一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够很好激发学习动机,小芳缺乏明确学习目标的确定,这是学习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2、小芳在学习信念上把学习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我效能差,久而久之,导致防御性悲观。小芳需要的是成功体验,需要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3、而在在情绪状态上小芳缺乏对数学的兴趣。要想取得小芳应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学习方法。

  4、在教师变量这个因素上,小芳要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教师要对其关注,利用教师的效能使小芳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5、在任务变量这个因素上,为了让小芳体验成功,学习任务应从简单开始,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件复杂的活动,它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影响因素彼此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自己,即个人因素的作用。

  案例2

  班上王哲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教初二语文课的林老师想读给大家听听。朗读了那首的确很美的诗后林老师注意到王哲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当问及王哲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中学生诗歌比赛时,出乎意料他说不想写了,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如果你是老师分析一下王哲为什么有如此表现?该如何鼓励他?

  [分析]根据上文分析得出,王哲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妒忌心强,往往会对表现出众的同学表现出排挤的态度。这种同学之间的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致于王哲不愿承认自己能写好诗。如果我是老师,最好私下鼓励或是帮助他发表,差距悬殊会变成羡慕,嫉妒只发生在比较微小差距的同伴之间,所以作为老师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不同的场合鼓励王哲,并使周围的同学看到王哲的长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案例1 案例2                      二、案例3 案例4                三、案例5 案例6

  四、案例7 案例8                      五、案例9 案例10 
  
 

  案例3

  因为考试总有几门课不及格,李辉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想学习。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甚至数学老师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说起从前,李辉也有过辉煌的成绩:小学曾经评为三好生,在学校征文比赛中得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考的成绩还名列班级的前十名。然而,在升入初中后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只排到班级的三十几名,而且虽然很努力但排名总是很稳定,渐渐地李辉便丧失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做地马马虎虎。

  [分析]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李辉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多次失败,导致最后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他自身有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的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另一方面,外部原因。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分数、考试、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成绩不好就使得学生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在教育方式上老师有严重失误,也加重了李辉的无助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

  案例4

  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生存的第一需要,于是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和实践,在班级大力倡导掌握学习方法的理念,开设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书面考试。后来一个学期结束了,整个班级的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还出现了倒退现象,不过同学对于各种学习方法,能够倒背如流。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王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并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做法。

  [分析]1、班主任王老师认识到并倡导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给学生讲述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但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上却存在着问题。

  2、学习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的范畴,光从理论上教不能很快教会。对于学习方法这种策略性知识功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建议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学科渗透式教学和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案例1 案例2                      二、案例3 案例4                三、案例5 案例6

  四、案例7 案例8                      五、案例9 案例10 
  
 

  案例5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一位教师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分析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这样做很容易事与愿违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有趣的图画和室内的花草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6

  学生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分析一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这么做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这么做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也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案例1 案例2                      二、案例3 案例4                三、案例5 案例6

  四、案例7 案例8                      五、案例9 案例10 
  
 

  案例7

  老师在教学生识字时通常有很多技巧,比如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还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学方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8

  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为什么教师不单纯用试卷上的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请分析一下有什么依据?

  [分析]这要涉及到再认和重现两个概念,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毕竟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所以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一、案例1 案例2                      二、案例3 案例4                三、案例5 案例6

  四、案例7 案例8                      五、案例9 案例10 
  
 

  案例9

  在学校里经常会发现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 “错一罚十”的做法。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分析一下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分析] 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人体的记忆规律,没有很大的实际效果。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记忆的信心,会制造进一步学习的心理障碍。

  案例10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你更欣赏小方和小明的哪种回答?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说说依据。

  [分析]针对砖头的用途小方的回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小明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采用新的思路和想法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