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5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考卷六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5-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题目,每道题目2分,共50分)

  1、 现代教学的技术是教学的(  )。

  A.主要手段

  B.辅助手段

  C.中心手段

  D.内在手段

  2、 下列教师促成的纪律属于结构创设的是(  )。

  A.规定限制

  B.理解

  C.协助

  D.同情

  3、 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4、 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 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6、 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7、 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  )。

  A.上位学习

  B.并列结合学习

  C.相关类属学习

  D.派生类属学习

  8、“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9、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开发智力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10、 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11、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  )。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2、 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这体现了教育(  )。

  A.可以改变人口质量

  B.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C.可以调整人口结构

  D.可以制约人口迁移

  13、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纪律

  C.课堂规范

  D.课堂控制

  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5、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17、 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社会活动

  C.课外、校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9、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20、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2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元认识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22、 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

  A.教育理念

  B.教学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23、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24、 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学生学习较容易的任务时。应尽量使学生紧张一些

  B.在学生学习较复杂的任务时.应尽量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C.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D.不论学生任务难易都应保持同样的动机水平

  25、 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重点掌握(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并重

  D.先掌握直接经验.后掌握间接经验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题目,每道题目5分,共25分)

  26、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7、 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8、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29、简述现代教育的一般特点。

  30、 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道题目,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

  31、 请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道题目,每道题目10分,共40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某小学的教师上课时间打麻将,并指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家长对这种现象很有意见,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很坏。这所小学长期以来管理十分松散。校长经常去中心学校办事而不来此小学,教师们开始只是利用午休和课后时间在办公室打麻将,后来愈演愈烈,直至发展到停课“操练”。据了解,X要_T--作期间教师凑够人手,就至少有两个班级因教师打麻将而无法上课。更令人气愤的是,为了防止校长突然出现,教师们在打麻将时竟派学生轮流站岗放哨。他们这种不认真上课,误人子弟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强烈愤慨。

  请结合相关法律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名初三学生发来邮件说:“按成绩排座位是非常不合理的一件事。以往班上每次考完试,就按考分从前到后排座位,我几乎每次因成绩优异都排在前面,可越是这样,每次考试的心理压力就更大,总想着不能多丢一分,不然就可能到后排去了。我记得有次考试失利后,座位忽然跌到了中间位置,那段日子,坐在那个座位上,感觉就是恨不得自己是透明的,惧怕任何一丝他人的目光。”学习好的有压力,而对成绩排名靠后的,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几位在老师眼里属“差生”的同学来电说:“课堂上一抬头便见前方人头攒动……这般望去,心中又怎会不生出几分自卑?为什么要用鞭子抽我们呢,我们不是陀螺呀!”

  联系材料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方面加以评析。

  3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36、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天中午,初二年级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场上打篮球,战况“激烈”。学生2和学生C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两人拳脚相加,气势凶猛,我见这阵势,就停在十几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着他俩。大概2同学也看到了我的神态,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愤怒的“咆哮”。待他俩过来,我默默地看着他俩,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于是我开始说话:“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学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赛呀?”两位同学把头埋得更低了,红着脸说“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问他们:“打球时发生碰撞、发生吃亏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风度,更在同学们面前丢尽面子!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呢,还是我来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自己处理。”于是我让他们商量处理的办法,商量好了再向我汇报。五分钟后,他俩握手言归于好。整个事情的处理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这场冲突事件的方法。

  五、作文(20分)

  37、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以书为伴、终身学习是社会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围绕“书”为话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终身学习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解析

  1、B

  2、A

  3、C

  4、C

  5、A

  6、B

  7、D

  8、B

  9、C

  10、C

  11、C

  12、B

  13、B

  14、D

  15、D

  16、B

  17、A

  18、A

  19、D

  20、B

  21、B

  22、C

  23、D

  24、D

  25、B

  26、参考解析: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7、参考解析: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2、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8、参考解析: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9、参考解析:现代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教育的终身化;二、教育的全民化;三、教育的民主化;四、教育的多元化;五、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0、参考解析:1、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3、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31、参考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穿射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可以设置适当的作业难度,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职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机。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32、参考解析: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及权威性的保证。教师高尚的品德、深刻而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高效而优质的服务,必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求教师既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既要有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3、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理念,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而不能以“权威”自居。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以讨论、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想法,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妥善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少一点矛盾,多一分谅解。

  33、参考解析:该校教师的做法不对的。《教师法》规定教师具有遵纪守法的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提出了“尽职尽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要求,《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对教师的任职条件作了以下规定:“有良好的师德。遵纪守法,品德言行堪为学生的表率,关系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依据这些规定,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在以下两个方面是违反法律和法规的:一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没有忠于职责,没有按照教学i化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完成本职工作。教师在上课期间,应该给学生上课,本案中的几位小学教师却利用上课时间打麻将,连教师的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尽到。随便停止上课,是一种扰乱教学秩序的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该小学的几位教师不尊重学生,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使学生身心发展受到不良影响。学生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教师不给学生上课,就已经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还让学生为教师打麻将站岗,不仅有失职业道德,更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34、参考解析:按成绩排座位为升学有望的“尖子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竞争环境,却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距,这样达不到整体提高班级学习质量的要求,显然有违“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的原则。而且,教师以分取人的态度,还会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造成心理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公民部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也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如果对待所有学生不公平,本质上就是造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不平等,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依法执教的今天,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已成为教师的职业责任。在学生的心中,教师往往是公正、无私、善良、正义的代表,对教师有非常美好的期待。这一美好的期待决定着教师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做到公正办事,他们就会感觉到公正的美好和必要,从而奠定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努力追求道德公正的心理基础。如果学生咋学校生活中不能感受到应有的公正存在,那么学生将很难建立公正的信念,最终会不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所以,教师能否实践公正,关系到一个社会公正的实现及其程度。

  35、参考解析:所谓差学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号,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爱和教育,转变差等生并不难,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36、参考解析: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的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先问谁先出手,以辨出个谁对谁错来,孰不知这样一来,教师自身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进了冲突的漩涡,学生相互推诿责任,相互指责,不从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去考虑,因此问来问去,问不出个所以然,事情往往还会越搞越复杂,既影响教师的教育威望又牵扯了教师很多的精力。解铃还须系铃人,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如何处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对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37、参考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以“书”为题的话题作文,总体看来难度不是很大,但要先写的出彩,无论是在立意上还是在材料选择上,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分析题目所给材料,这比较适合写一篇论文或者议论散文。考生要注意审题——结合教师职业特点和终身学习。即我们可提炼出,材料是要我们写一篇书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作用,对教师个人终身学习的必要性的作文。据此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写作。

  1、引出论题——读书,能让人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以书为伴,与书对话,会使你心无旁骛。沉醉于书香之中。同样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也要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不但要读书。更要读好书,读真正需要的书。

  2、论述问题——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这可以从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论述;从教师职业特点(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等)来论述;从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素养等)来论述;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来论述。只要能论证论点的材料都可以巧妙地拿来利用。

  3、深化论题——既然教师要读书,要与书为伴,那么教师应该读一些什么书?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

  4、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