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第一章 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是保证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的基本概念
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
**广义的教育是一切有意识的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由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内容和手段)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 历史性 阶段性 相对独立性。P18—19
四、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和沛·西能);教育学的心理起源论(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教育的社会起源论,认为教育最根本的起源首先是劳动;其次,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教育
(二)奴隶社会教育
最早的学校出现在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埃及);在中国历史上,(夏朝)就已有名曰“庠”和“序”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生产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简答)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三)、封建社会教育(教育特点见P25)
(四)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教育特点见P25)
(五)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它是(全民性)教育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她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简答,多选)
1、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
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3、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二、我国学校教育体制发展概况
(一)建国前的学制发展
我国的学制,产生于(商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始于(清朝末年);(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1922年又颁布了(“壬戌学制”)也叫(“新学制”)即所谓的(“六三三制”)。
(二)、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三、当前我国学校的主要类型与系统
主要类型: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主要学校系统: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专门教育的学校系统;成人教育的学校教育
四、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简答)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第三节、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概述
(一)、义务教育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二)、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和普遍性
二、义务教育的意义(简答)
1、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3、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三、从(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法》到新《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实施,我国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四、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义务教育法》)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
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义务教育法;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 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