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1.1儿童发展概述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8-19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儿童发展概述

  一、儿童发展的概念

  “发展”(狭义)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发展”(广义)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如躯体各部分比例发生变化,心理方面如只会结构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

  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一发展变化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形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

  儿童发展既不同于成人发展,更不同于老年发展,在个体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发展的基础性

  儿童发展有快有慢,发展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发展中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然而,所有的这些发展都是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发展的递进性

  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性发展。

  我们在划分儿童发展的阶段时,1岁以内的儿童是以周为单位,1~3岁儿童是以月为单位,而成人几年内整体没有什么变化,这从侧面反映了早期儿童发展和青春期儿童发展是快速递进性发展,因而也有发展“关键期”的称谓。

  (三)发展的易感性

  儿童发展一方面容易朝着积极的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可从教育和环境来说积极性和消极性)为此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开端教育。

  儿童发展可分为四个发展领域:

  (一)生理发展——研究躯身尺寸、比例的变化,各种躯体系统功能的变化,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与发展,身体运动与行为的变化,以及生理健康。

  (二)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等能力的变化。

  (三)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情感、情绪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友谊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

  (四)文化性发展——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

  二、儿童发展与人类发展

  人类发展包括人类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按照达尔文进化论和复演说的观点,个体发展是人类种系发展的浓缩复演。个体发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发展,因而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分支科学。人类种系的发展是动物种系发展的延续,个体发展是种系发展的浓缩。

  动物种系进化和发展的历程可分为四阶段:(1)单细胞动物阶段 (2)多细胞动物阶段(3)脊椎动物阶段(4)哺乳动物阶段

  人类发展的标志:(1)直立行走和手的发展 (2)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3)在劳动实践中产生语言。

  从人类发展总体特点可以看出:动物种系的发展更多地受物质条件的影响和生物规律的支配;而人类的发展在遵循生物规律的基础上也深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遵循人类的历史文化规律。人类群体的特殊社会性和文化性决定了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制约着人类的发展。

  三、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年龄阶段划分标准

  目前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人生发展阶段的典型理论,可归为如下几类:

  1. 单纯以生物的变化或种系的演化规律来分

  ⑴柏曼(内分泌腺发育优势划分:胸腺时期;松果腺时期;性腺时期)

  ⑵弗洛伊德(性本能发展划分: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⑶施太伦(根据复演论划分:幼儿期;意识的学习期;青年成熟期)

  2. 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为依据来分

  ⑴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

  ①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 ~ 1.5、2岁)

  ②前运算智慧阶段(1.5、2 ~ 6、7岁)

  ③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岁 ~ 11、12岁)

  ④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岁 ~ 14、15岁)

  ⑵艾里克森(生物、文化和社会三因素结合划分儿童发展8阶段)

  ⑶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划分6阶段)

  信息栏:舒特戴森(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

  ★我国学者根据以上各种划分标准和我国儿童自身活动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①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

  ②乳儿期(1岁以内)

  ③婴儿期(1 ~ 3岁)

  ④幼儿期(3 ~ 6岁)

  ⑤儿童期(6 ~ 12岁)

  ⑥少年期(12、13 ~ 14、15岁)

  ⑦青年期(14、15 ~ 17、18岁)

  ⑧成年期(18岁以后)

  如果配以我国的学制,则个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

  ①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

  ②学前期,即幼儿期(3 ~ 5、6岁,幼儿园)

  ③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7 ~ 11、12岁,小学)

  ④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 ~ 14、15岁,初中阶段)

  ⑤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 ~ 17、18岁,高中阶段)

  ★(二)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发展过程中,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所以整个过程就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将儿童发展年龄特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有关,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概念)

  第二,一定条件下,儿童年龄特征既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既不存在一个古今中外统一的、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的年龄特征,也不存在一个绝对不变的年龄特征,这也就是说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稳定性的三个原因:

  ①社会教育条件虽然不断发展变化,但在一定时间内有其相对稳定性;

  ②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顺序性,在一般条件下,大多数儿童的发展次序和所需时间是相同的;

  ③生物发展有相对稳定的程序,生物成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有一种共同的规律。

  可变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①社会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可以引起儿童年龄特征的变化,但不是立刻就反映出来,要经过一定的

  时间;

  ②可变化性也指个体差异,即共性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

  第三,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三)儿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现就我国学者所划分的儿童发展的五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①婴儿期的特点(先学前期,3岁以前,托儿所)

  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神经系统与大脑发育迅速。这一时期婴儿的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言语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婴儿期儿童情绪不断分化,出现了社会性微笑等社会性情感,出现了依恋性社会行为,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简单交往。

  ②幼儿期的特点(学前期,3 ~ 5、6岁,幼儿园)

  这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矛盾是: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同独立活动的经验与能力有限的矛盾。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好形式。这一时期儿童已初步形成了自我意识,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表达解释自己的想法愿望,接受成人的教育,同时希望有效地影响他人,上述表明,儿童的社会性、文化性得到了初步发展。

  ③学龄儿童期的特点(学龄初期,6、7 ~ 11、12岁,小学)

  这是儿童发展重要转折时期。从低龄儿童看,他们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特点,而从高年级儿童看,随着青春期的来临,他们又具有少年期的一些特征雏形,因而学龄儿童期避险了明显的过渡性。

  ④少年期的特点(学龄中期,12、13 ~ 14、15岁,初中阶段)

  少年期是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是儿童身体各方面迅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儿童的自我意识高涨、性意识觉醒、反抗心里突出、情绪表现激烈、人家交往发生显著变化,思维水平由形象到抽象发生了质的飞跃。

  ⑤青年期的特点(学龄晚期,14、15 ~ 17、18岁,高中阶段)

  青年期的生理与心里趋于成熟和稳定。经过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剧变,青年期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和稳定。青年期以后,人的生理、心理已达到成熟,社会性、文化性发展趋于稳定。

  四、儿童发展研究与教育(略)

  儿童发展研究与基础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