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育德教育《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则常常会出现( ).
A.垂直迁移 B.一般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2.假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其错误在于( ).
A.陈述的是难以观察的内部变化 B.陈述含糊不清 C.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 D.陈述的是外显行为变化
3.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巴甫洛夫
4.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5.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态度
6.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7.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指的是( ).
A.群体凝聚力 B.课堂气氛 C.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D.群体规范
8.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
A.情绪低落 B.焦虑 C.紧张 D.注意障碍
9.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10.“头脑风暴训练”的提出者是( ).
A.奥斯本 B.布鲁纳 C.吉尔福特 D.奥苏贝尔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_________ 和社会文化研究。
12.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做________。
13.知识直观包括___________、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类型。
14.学科的_________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15.在学习达到刚好记忆水平以后再进行的学习称之为_________。
16.个人应用一系列的_________,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称为问题解决。
17.非测验评价技术中,观察法包括_________、轶事记录和等级评价量表。
18.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和_________。
19.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为_________。
20.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_________的内容。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一般来说,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22.学生每天早上做广播操是一种学习现象。
23.陈述性组织者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
24.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形式之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什么是先行组织者?
26.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的概括?
27.列举至少6种改变学生行为的心理辅导方法。
28.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论述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30.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2、C, 3、B, 4、A, 5、D,
6、C, 7、B, 8、A, 9、B,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合作性研究 12、行为塑造法
13、实物直观 14、基本结构
15、过度学习 16、认知操作
17、行为检查单 18、社会关系
19、教学目标 20、道德健康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错。没有好坏之分。
22、对。符合学习的定义。
23、对。陈述性组织者不同于比较性组织者,其作用在于新旧知识间建立类属关系(p123)。
24、错。意义学习是要建立非人为的联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答: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2分)
比新材料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2分)
与原有认知观念和新学习内容相关联的(2分)
26.答:知识的概括是获得对一类事物抽象、一般、理性认识的认识的过程(2分)
充分利用变式(1分)
科学地进行比较(1分)
使用肯定实例和否定实例(1分)
启发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概括(1分)
27. 答:(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 等(每点各1分)
28. 答:(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注意个别差异 (每点各1分,整体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答:(一)认知方式差异 场依存场独立;冲动型沉思型;辐合型发散型;立法型执法型司法型;(2分)
(二)智力差异 智力水平;智力类型;智力表现早晚;性别差异(2分)
(三)教育含义 a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1分)
b 利用与学习者认知方式相一致的教学策略;根据认知方式设计教学对策(1分)
c教学不仅适应智力差异,而且要促进智力发展。(1分)----(适当展开、举例1-3分)
30、答:(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应付压力(3)社会支持 (4)专家的处理 (5)教师的休闲
以上每点各1分,展开论述1-3分,举例1-2分。
COPYRIGHT © 2006-2025 教师资格证考试版权
所有:育德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