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测试卷八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4-09-2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自信和努力的品质,这一要求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3、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4、瞬时记忆又被称为(  )。

  A.知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感觉记忆

  D.声像记忆

  5、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文学艺术活动

  6、张三高考落榜后大哭一场后,心情变得好多了。这属于情绪调节中的(  )

  A.转换认知

  B.自我暗示

  C.期望调节

  D.适当宣泄

  7、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孩子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9、青春期外形最明显的特征是(  )

  A.身体迅速长高

  B.体重迅速增加

  C.四肢发育不平衡

  D.脸部变得粗糙

  10、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1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12、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班杜拉

  C.阿特金森

  D.艾宾浩斯

  13、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4、道德判断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是(  )

  A.前习俗

  B.习俗

  C.后习俗

  D.超习俗

  15、(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16、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17、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个体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9、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20、儿童最早出现客体永恒性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1、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教师为核心建立管理机制。

  22、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中必须避免无意注意。

  23、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25、迁移的作用是什么?

  26、人格的特征

  27、 简述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照本宣科”的张老师

  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

  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

  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

  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

  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

  问题: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

  29、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四人上剧院看戏,但都迟到了。张三和检票员争吵,企图闯入剧院。他分辨说,剧院里的钟快了,他进去看戏是不会影响别人的,并打算推开检票员进入剧院。李四立刻明白,检票员是不会放他进入剧场的,但是通过楼厅进场容易,就跑到楼上去了。王五看到检票员不让他进入正厅,就想“第一场总是不太精彩,我在小卖部等一会,幕间休息时再进去”。赵六心理想“我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返回家去了。

  请运用气质类型理论分析以上材料。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