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育德教育《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概括          B、变式          C、比较           D、抽象

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

3.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A.潜意识        B、前意识         C、定势           D、潜伏学习

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计划策略      D、复述策略

5. 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的表示方法是用(    ).      

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6.“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    ).

A、观察学习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从众理论       D、归因理论

7.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8.下面哪一条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自我调控能力

C、智力超常                     D、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

A、外表吸引    B、互补吸引      C、邻近吸引       D、相似吸引

10.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生理自我    C、心理自我       D、精神自我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弗洛伊德认为,本我遵循的行事原则是_________。            

12、动机有激活、指向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功能。
1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_________。  

14、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 、内化三个阶段。
15、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是_________
16、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_________
17、任何问题都包括四个成分,即目的、已有的知识、解决方法和_________
18、在练习中期出现技能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叫做_________
19、团体辅导的基本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是团体领导技巧,二是 _________
20、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称为________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21、一般来说,具有立法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喜欢评价规则、程序或结果。






22、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23、将无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形式之一。






24、教师的智力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6、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需要注意什么?








27、简述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28、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论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辨证关系。

                               







                               

30、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D,    3、C,    4、A,      5、D,    

6、A,    7、D,    8、C,    9、D,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快乐原则

12、强化

13、反思

14、认同

15、命题学习

16、吸引力

17、障碍

18、高原现象

19、团体互动技巧

20、群体规范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1、错。司法型。

22、对。

23、错。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24、错。教师的心理特征涉及信念系统、教育教学能力和个性等多方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道德认知表现出从具体逐渐过渡到抽象,从片面逐渐过渡到全面的特点(2分)

(2)道德行为表现出从依附逐渐过渡到自觉,从模仿逐渐过渡到习惯的特点(2分)

(3)品德发展的协调性(2分)        

26.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需要注意什么?

(1)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不是描述教师要做什么(2分)

(2)要力求明确、具体,不含糊(2分)

(3)反映出学习结果的类型,不能片面、狭窄(2分)

27. 简述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2)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4)投射效应

每点1分,整体2分。

28. 如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注意个别差异

每点各1分,整体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论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辨证关系。

(1)皮亚杰的四个认知发展阶段(4分)

(2)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分)

(3)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2分)

(4)最近发展区(2分)

30、举例说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含义(2分)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分)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2分)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2分)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