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7-30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心理学全真模拟题七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

  A.认知、领会、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B.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C.领会、认知、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领会、认知、分析、综合、运用、评价

  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3.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  )

  A.发展快速期

  B.发展高峰期

  C.发展敏感期

  D.发展潜力期

  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  )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  )

  A.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B.教师、小朋友、游戏材料与游戏场所

  C.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场所与心理准备

  D.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游戏时间与游戏地点

  7.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  )

  A.跳的动作、跑的动作与抓握动作

  B.坐的动作、走的动作与跑的动作

  C.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D.走的动作、抓握动作与书写动作

  8.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

  A.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与概念形式

  B.概念名称、概念因素、概念表述与概念本质

  C.概念内容、概念形式、概念事例与概念特性

  D.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9.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  )

  A.分析说与综合说

  B.模板说与分析说

  C.特征说与原型说

  D.演绎说与归纳说

  10.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三水平是指(  )

  A.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B.模仿水平、应用水平与创新水平

  C.前道德水平、道德水平与后道德水平

  D.他律水平、中间水平与自律水平

  11.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

  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

  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

  12.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

  A.智力高者必定有高创造性

  B.高创造性者智力未必高

  C.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D.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13.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  )

  A.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与生成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与开放性原则

  14.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  )

  A.向幼儿传授学习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

  B.向幼儿传授记忆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与创造的方法

  C.向幼儿传授听课的方法、游戏的方法与学习的方法

  D.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15.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  )

  A.尝试错误、顿悟式、说服与诱导

  B.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

  C.群体模仿、小教师制、讲授与启发式

  D.认知训练、行为训练、讲授法与发现法

  16.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教材中未提及的?(  )

  A.系统的教师指导

  B.听凭幼儿独立发现

  C.幼儿的自我指导

  D.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17.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  )

  A.通用性、有效性、适龄性与针对性

  B.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C.普遍性、适用性、特殊性与教育性

  D.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1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  )

  A.时间、空间、背景、人物与素材

  B.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与个性

  C.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D.时间、场地、主题、设计与卷入

  19.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  )

  A.成长记录袋、评定包与作品评定

  B.诊断性评价警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C.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与终结性测验

  D.档案袋、业绩评定与同伴评价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  )

  A.拒绝型

  B.支配型

  C.过度保护型

  D.放任自由型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1.广义的学习

  22.创造性学习

  23.相对评价

  24.师幼互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5.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26.简述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27.简述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共同主张。


  29.试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

  30.小王是一位教学上有追求的年轻教师,在学了《幼儿教育心理学》中有关学习迁移的内容后,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可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入手。

  请考生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出发,给小王老师提些有益的建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认知学习按照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顺序排列是: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D【解析】接受一发现,机械一有意义,这是划分学习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互不依赖和彼此独立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在这两个维度之间可以有许多过渡形式。

  3.C【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4.A【解析】每个游戏都有认知和情感两种成分,其外部行为表现主要有语言和行动两种。

  5.A【解析】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把游戏分为创造性和规则游戏两大类。

  6.A【解析】游戏准备包括:(1)游戏时间;(2)游戏地点;(3)游戏材料;(4)经验准备。

  7.C【解析】略。

  8.A【解析】一个概念可以从概念内涵、概念外延、概念内容、概念形式进行分析。

  9.C【解析】略。

  10.A【解析】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11.B【解析】幼儿的道德情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道德情感的原伦理状态时期(0岁~1.5岁或2岁)、前道德情感时期(1.5岁或2岁~3或4岁)、他律性或尊奉性道德情感时期(4岁~6或7岁)。

  12.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研究表明,智力与创造能力二者的关系为:低智蓖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能力;高智商的人并不都有高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低的人智商有高有低;创造能力高的人必须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商。所以较高智商是创造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能力的充分发挥,除智力之外,还需有其他优良的因素作保证。

  13.A【解析】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14.D【解析】略。

  15.B【解析】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包括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四种类型。

  16.B【解析】系统的教师指导、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和幼儿的自我指导是发现学习的三种指导类型。

  17.D【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有: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互动性原则;教育活动情景创设的效用性原则;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特殊性原则;教育活动情景创设的安全性原则。

  18.C【解析】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等。

  19.B【解析】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等。

  20.D【解析】不良亲子互动的类型有拒绝型亲子互动、支配型亲子互动、过度保护型亲子互动、服从型亲子互动、矛盾型亲子互动等。

  二、名词解释

  2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2.创造性学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己探索为基本学法,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勇于寻求新的理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

  23.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24.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三、简答题

  25.【答案要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创造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

  26.【答案要点】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有:(1)成熟与经验;(2)智力;(3)个性。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因素有:(1)有效地指导与示范;(2)练习与反馈。

  27.【答案要点】(1)儿童概念学习直接受他们概括水平的制约。幼儿概念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念的内涵往往不精确。(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没有两个儿童具有同样的认知能力和同样的经验。因此就不可能有对同一事物同一情境具有完全统一理解的幼儿。

  (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概念总是交织着情绪的。所有概念都带有情绪色彩。不存在不同某一概念相结合的感情,也没有统一的概念不相关的感情色彩要素。在幼儿园中学习的概念比尚未学的概念对幼儿有更大的情绪意义。

  四、论述题

  28.【答案要点】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建构主义更关心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发展供日后提取出来以指导活动的图式或命题网络,相反,他们形成的概念的理解是丰富的、有着经验背景的,从而在面临新的情境时,能够灵活地建构起指导活动的图式。

  29.【答案要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可以被看成是对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一种预先筹划,它是对一系列外部事件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促进儿童内部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一般的设计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技术性。一般来说,教育活动过程是为了便于学习者(J1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意图所进行的传递、转换和共享信息的一系列行为活动。(2)创造性。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或教师)来说,教育活动设计是其有意义、有目的地为优化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而主动构思、设想和规划的一种预期方案。(3)广泛性。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设计过程涉及了大量的活动,从最初的计划步骤、活动内容安排到整个过程的创造性活动都是为了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而展开的,可见,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包含了一系列广泛的活动。

  五、案例分析题

  30.【答案要点】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学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关于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1)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知识的难度和训练价值,认为通过练习增强能力,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

  (2)共同要素说。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3)概括说。该理论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的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4)关系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是学习者对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顿悟的结果。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有意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

  综上述理论,可知影响迁移的条件有:(1)相似性;(2)已有认知结构的特性;(3)学习的定势;(4)教育与教学指导等。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改革教材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