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6-09

北京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概括说迁移理论的观点是(    ).

A、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存有共同成份        B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共同原理     C、两个情境的突然被联系                  D、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出现机械学习的主要原因是(    ).

A、新旧知识不能建立联系       B、头脑内部不能建立完形       C、高于建立刺激反应联结         D、死记硬背

3、下列教学环境因素中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

A、课堂气氛         B、教学设施         C、温度             D桌椅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习心理规律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C、教学心理规律                         D、学与教的二者相互作用和心理规律

5、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开始学写作文,说明儿童思维发展进入(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埃里克森理论中的(    )时期处于主动感对内疚感时期。

A、婴儿期          B、儿童早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

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期”是指(    ).

A、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D、最新获得的能力

8、奥苏伯尔认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学习中没有发现                   B、接受学习中无意义

C、学习中有了发现                   D、新旧知识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发现过程

9、耶克斯——多德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         B、倒“U”形关系   C、正“U”形关系   D、平行关系

10、认知结构迁移说认为,迁移的中介是(    ).

A、刺激反应联结     B、学习者的顿悟    C、认知结构          D、关系转换

二、填写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8分。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中小学校的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_的差异上。

2、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编码,转换成易于储存的形式属于加温学习过程阶段的_________

3、十九世纪初,较早进行对教育心理学尝试并作出较大贡献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4、心理发展顺序是不可逆的,个体必须以同样顺序由低向高地跨跃发展,这是心理发展的_________特征。

5、皮亚杰认为_________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6、皮亚杰认为思维的单向性、刻板性、不可逆性是儿童认知发展的_________

7、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小学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_________避免_________

8、加温的学习分层最低是_________最高是_________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1、源自基因或日常生活经验增长的能力即“成熟”是决定儿童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


2、学习是要智力的,因为它决定学习是否发生。


3、尝试错误学习的练习律就是指练习律与效果律结合,只要反复练,刺激反应间的联结就越牢固效果就会更好。


4、接受学习是机械学习,只有发现学习才是意义学习。


5、动机与效果是一致的,学习动机强度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奥苏伯尔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分几类?

 
3、加温的学习层次分类与学习结果分类是怎样的?


4、性格差异特征及其教育含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意义。



2、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举例说明。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D     5、D     6、C     7、C     8、D     9、B   10、C

二、填写题:

1、思维发展水平   2、获得阶段   3、德国赫尔巴特    4、定向性与顺序性   5、图式

6、前运算阶段   7、勤奋感、自卑感  8、信号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说明: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成熟的作用,放弃教育的职责,把成熟看成决定学习的成败,显然是夸大了作用。

2、答:错,说明:学习是需要智力的,但是智力的高与低,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的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3、答:正确,说明:尝试错误论的练习律是指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联结就越牢固,但如果不与效果律结合,无效果的练习是无意义的。

4、答:错,说明:不能机械的认为接受学习就是机械学,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在接受学习中有意义学习,在发现学习中也有机械学习,这里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5、答:错,说明:一般情况下,动机与效果是一致的,但在有的时候,动机越强,反而效果低,因为过强的动机使学习者产生焦虑,所以,不是动机越强,效果就会越好。

四、简答题:

1、答: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的。故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分)

(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2分)

(3)利用“先行组织者”以加强认知结构的名个变量,去促进学习的迁移。――――(2分)

2、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2分)

学习动机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

(1)高尚与低级动机 (2)近景直接动机和远景间接动机(3)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各点1分,共3分)

3、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习由低向高划分为八个层次,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3分)

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2分)

4、答:性格差异特征、态度特征、性格理智特征、性格情绪特征、性格意志特征。――――(2分)

性格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产生影响。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熟知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利用学生性格特征中的因素提高其学习效果。――――(3分)

五、论述题:

1、答: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在学习观上,他认为:学习是认知的生长表征,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常常需要经过:新知识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等过程。为此,布鲁纳的教学观是结构教学,提倡发现学习。――――(7分)

根据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我们的教师要在备课时就研究学科结构,教给学生知识结构,在发现学习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8分)

2、答:教师可以以以下几方面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并举例。――――(5分)

(2)根据作业难度,与控制动机水平。――――(5分)

举例:优秀生作业布置,差生,尤其是有过失败经历的学生的作业布置。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举例。――――(5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