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市幼儿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育德园师(www.ysedu.com)
2013-07-30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教育学全真模拟题四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从出生到3岁的社会化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A.社区

  B.托儿所

  C.家庭

  D.社会化活动

  2.幼儿教育目标的入手点是(  )。

  A.思维

  B.想象

  C.任务

  D.情感

  3.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即(  )。

  A.遗传、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B.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C.遗传、成熟、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D.成熟、社会性经验、学校学习的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4.儿童出现逻辑思维萌芽的年龄是(  )。

  A.3~4岁

  B.4~5岁

  C.5~6岁

  D.6~7岁

  5.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般遵循着(  )的发展规律。

  A.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从外部到内部

  C.从动作到语言

  D.从语言到动作

  6.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幼儿教育形态是(  )。

  A.以老教小

  B.母亲教孩子

  C.模仿游戏

  D.在实际生活中学习

  7.(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A.蒙台梭利

  B.皮亚杰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8.(  )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A.思物

  B.恩物

  C.念物

  D.宠物

  9.“情商”这个概念是(  )首先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研究结论,一个孩子将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A.加德纳

  B.加德曼

  C.戈尔纳

  D.戈尔曼

  10.陈鹤琴对幼儿园惩罚所持的观点是(  )。

  A.坚决反对

  B.表示理解并支持

  C.可以偶尔使用

  D.在规定的原则下使用

  11.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三个方面。

  A.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B.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参与儿童游戏、观察和评估游戏

  C.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D.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指导和促进游戏展开、观察和评估游戏

  12.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体现了学前教育中的(  )原则。

  A.独立自主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3.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14.大(2)班的小朋友们都在各自的兴趣小组玩游戏,唯独小强一个人懊丧地坐在一边,原来小强太霸道,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与他一起玩。老师看在眼里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老师这种教育方法属于(  )。

  A.自然后果法

  B.冷处理法

  C.权利剥夺法

  D.平行教育法

  15.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  )

  A.凡是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家长务必身体力行

  B.尽量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C.家庭成员之间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

  D.一切家庭事务都向儿童公开

  16.在家庭中,下列哪一项对儿童性格的形成影响最大?(  )

  A.父母的年龄差

  B.家庭经济收入

  C.家庭生活氛围

  D.家庭结构”

  17.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和后天关系问题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18.“要求幼儿认识国旗、国徽”,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

  A.远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近期目标

  D.活动目标

  1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20.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下列哪一种语言描述最合适?(  )

  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

  B.“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

  C.“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

  D.“拿别人的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

  21.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关系。(  )

  A.教育的主辅

  B.商业

  C.伙伴

  D.服务与被服务

  23.下列哪种方式是幼儿教师与家长谈话交往时较好的方式?(  )

  A.谈话时不涉及别的孩子,以平等的身份采用日常用语与家长交谈

  B.只是向家长报告孩子的优点,让家长高兴

  C.对存在问题的孩子,向家长指出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

  D.只是向家长谈幼儿的问题,要家长注意或配合教育孩子

  24.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  )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5.上课时遇到幼儿尿裤子这种情况,幼儿教师采取以下哪种做法最为恰当?(  )

  A.一边组织教学一边给孩子换裤子

  B.责备孩子该上厕所时不去上

  C.把孩子领到寝室或卫生间帮他换好裤子并叮嘱他以后想尿尿要告诉老师

  D.如果天气比较热就让其自然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环境的转换性


  29.托儿所


  30.学前班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1.简述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


  32.简述陶行知所批评的20世纪初幼儿教育三大弊病。


  33.简述在幼儿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


  34.简述幼儿说谎的几种主要情形。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5.试论家庭的社会功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托儿所是对O~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2.D【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强调从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3.B【解析】皮亚杰认为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

  4.C【解析】5~6岁儿童的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5.C【解析】从动作到语言是个体发展遵循的一般规律。

  6.D【解析】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是人类最早的幼儿教育形态。

  7.D【解析】福禄贝尔在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

  8.B【解析】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9.D 【M析】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引起全球性的EQ研究与讨论。

  10.D【解析】略。

  11.A【解析】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儿童游戏创设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开展、观察和评估游戏。

  12.A【解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体现了独立自主性原则。

  13.A【解析】直观形象法是指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的方法。

  14.A【解析】自然后果法是指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

  15.D【解析】家庭教育中要遵守幼儿适当回避的原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儿童公开。

  16.C【解析】家庭生活氛围对儿童的性格影响最大。

  17.C【解析】孔子最早提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18.C【解析】认识国旗、国徽属于近期教育目标。

  19.C【解析】幼儿园的环境由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构成。

  20.B【解析】让幼儿自己拿绣有自己名字的毛巾是最适合对小班幼儿进行的常规教育,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21.B【解析】幼儿期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具体形象的、以游戏为主的自发性学习,而不是“小学化”教学。在学前班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也违反了发展适宜性原则。

  22.C【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

  23.A【解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尽量不要拿别的孩子来作比较,应以平等的身份,采用日常用语与家长交谈。

  24.A【解析】爱是幼小儿童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爱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25.C【解析】幼儿尿裤子时,教师不能责备,也不能置之不理,而是暂停教育活动,及时处理,并叮嘱他以后想上厕所一定要告诉老师,消除幼儿的心理负担。

  二、名词解释

  26.环境的转换性:指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27.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作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结构游戏可使幼儿获得动手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早期训练,并使他们认识各种建造材料的性能,获得一些空间方位的概念,促进思维、想象力的发展。

  28.教育活动游戏化:教育活动游戏化就是利用游戏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的方法,寓教于乐。

  29.托儿所:托儿所是对0~3岁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30.学前班:学前班也叫幼儿班,是指6~7岁的幼儿在上小学前最后一年的幼儿班。一般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校生活,是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

  三、简答题

  31.【答案要点】我国现代儿童教育观: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全面教育儿童;寓教于活动之中;教育要儿童化;多种教育形式结合;因儿童而施教;争取家庭配合。

  32.【答案要点】陶行知批评20世纪初幼儿教育的“三大弊”病为:

  (1)花钱病;

  (2)外国病;

  (3)富贵病。

  33.【答案要点】在幼儿教育中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做法:

  (1)消除幼儿对教师的恐惧。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时,对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会有一种恐惧感。因此,教师要以亲切的面部表情,和蔼可亲的语气同幼儿进行交谈。

  (2)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中小班幼儿往往因为发展的不成熟,对于友谊的界线并不十分清楚,有些幼儿更是把和蔼可亲、软弱可欺混为一谈。面对这一情况,教师不要以硬克硬,而是要让幼儿首先分清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而且还要让幼儿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必要的责任。

  (3)与儿童共同制定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幼儿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相互支持,这才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34.【答案要点】幼儿说谎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想象与事实混同。学前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现实的与非现实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

  (2)为了某种目的或欲望。有些幼儿在不良心理和环境影响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欲望,如逃避惩罚、取得父母或老师的欢心、获得某些奖励、引起别人的注意等而不惜说谎。

  (3)由于幼儿认识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较弱,不能抵御物质的诱惑,也会出现不诚实的言行。

  四、论述题

  35.【答案要点】家庭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繁衍后代功能。文明社会的人口再生产是由家庭来承担的、家庭中生育子女是合法的。家庭通过繁衍后代,在延续家庭的同时,也使社会得到延续和发展。

  (2)经济功能。自给自足的经济时代,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加强家庭的生产功能,方可保持其消费功能;在社会性大生产发展中,家庭的生产功能受到削弱,并逐渐为社会性大生产所取代。

  (3)教育功能。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虽然随着集体教育机构的出现使得家庭的教育功能被部分转移了,但是家庭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教育机构永远无法替代的。

  (4)休息娱乐功能。家庭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是温暖的象征和休憩的港湾。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育德园师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精彩考试报考
长按二维码识别
微信搜索“育德园师课堂”

加入QQ群一起来考证!

QQ群号:723236610

点击进入

育德园师客户端

报考,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一键安装做题